2007/10/10

誰是我的敵人?

你以為同學是你在考試前最大的敵人嗎?你錯了!

以下是通達人在2002年8月考完二技放榜後寫關於準備考試的文章,看完,你或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有些想法可能是錯的

有許多人,包含以前的我和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許多讀者在內,認為「絕不和同學討論功課」,因為和同學討論這些他們不懂的題目,如果同學都會了,自己不就虧大?最重要的是「還得花自己時間教別人,利人不利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啊?

但看完以下的文章,你也許會認為「將一起準備考試的同學當做是敵人」的想法也許錯了!

請大家想想

「世界上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也許是對有上述想法的人的當頭棒喝!請大家想想:

  • 是誰認為反正唸書時間很多,早上多睡一會無妨?結果一睡就日上三竿!浪費了讀書的寶貴時間!
  • 是誰認為一天看書很累,晚上看會兒電視沒關係?結果一看就欲罷不能!破壞了自己訂的讀書計畫!
  • 又是誰在週末的晚上,決定與朋友一起出去逛街、看電影、唱KTV?結果一唱就停不住?使身體太過疲憊而沒體力看書!
通常會使自己犯這樣錯誤的人不是那些被比作敵人的同學,而是自己!累積這些自己犯的錯誤,絕對會比將同學認作是的敵人來的更可怕!

科學觀點

美國總統Thomas Jefferson說:「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

我相當認同。對於某個自己不熟悉的事務,自己好不容易才理清的一點點頭緒與觀念,需要更多測試來檢驗是否正確!

這樣的觀點在2003年1月號EMBA電子報中的「關於學習的十四項定律」中得到證實。其中的第四項「練習與回饋定律」:沒有重複練習和適當的回饋,學習者無法精進學習到的技能,與第一項「強化定律」:學習者會重複被獎勵的行為,可以說明「與同學討論題目」絕對是利人利己的事!

先從「第四項」談起:對於某項不熟悉的事務通常得練習許多次,以在腦中建立印象,再藉由與同學的互相討論,彼此將自己的想法提出,就更能確 定自己的思維是否正確,並修正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藉由來自同學更多與更廣的刺激,進而加深刺激腦裏的印象,就能促使自己的思維更加精進。

再拿「第一項」來說,如果和同學討論有正面的互動,其他同學們也許會拿著同類型的各式題目來討論,那麼自己不但自己不用找書就能練習到各 式各樣的題目,而且甚至還得想想看:是否有更好的思考羅輯?還是有一種更有效率的記憶技巧能讓自己更容易記憶而不會忘記?甚至更容易學會!

關於大腦的研究

根據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我們的腦中有許多的突觸(synapse),每個突觸連結兩個腦細胞,使這些細胞(又稱為神經元neurons)能彼此溝通,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依賴大腦神經元之間適當相互連結而形成。

人在受孕四十二天之後,大腦會歷經四個月的爆炸性成長,一百二十天之後就有數千億個神經元,神經元在出生六十天前開始彼此溝通向外伸展,伸 展出一束稱為軸突(axon)的神經纖維,試著與其他神經元相連,只要成功連接一次就形成一個突觸。到了三歲的時候,腦中的千億個神經元,每個都已經各自 與其他神經元形成一萬五千個突觸連結,以廣闊、錯綜複雜、獨特的方式編織而成。

但越多的連結不代表會越聰明或越有效率,而是取決於連結的強度,通常先天因素(如:基因遺傳)和後天因素(如:幼兒期經驗)或其他的原因,會增強腦中的連結直到緊繃有力,但此時大腦網狀組織中其他閒置的連結則逐漸凋零。

這可以解釋人們為什麼會有某些自然反應與想法,但在某些事情上,卻可 能練習很久也學不會,那可能就是因為腦中的連結可能已經破損,使腦中管轄相關顉域的組織無法有效連結所致。

大腦的結構

科學家又將人腦劃分為5個區域系統:

  1. 「深層邊緣系統」,主管人類的情緒,區域包括視丘、下視丘及其周圍結構。
  2. 「底神經節系統」,負責統合我們的感覺、思考和動作,控制身體的鬆弛度。
  3. 「前額葉皮質系統」,位於腦前端三分之一處,是執行控制的中樞,協助我們專注、控制衝動、擬定計劃、做成決策。
  4. 「扣帶系統」是穿越額葉中間的區域,控制我們認知彈性。
  5. 「顳葉系統」位於腦兩側、眼後、太陽穴之下的區域,掌管記憶與影像的儲存、支配情緒的穩定、對語言理解與表情的辨識處理。
例如:從小開始我們就認識的蘋果,但我們腦中對於蘋果的認識與記憶,卻存在腦中不同的區域,例如:蘋果的影像與之前和蘋果有關的記憶經驗存放在第五個系統 「顳葉系統」中,但對於蘋果的觸覺、味覺則存在第二部份「底神經節系統」中。由於我們有許多吃蘋果的經驗,因此對蘋果的記憶早已深刻的記在腦中的味置。

如果想到蘋果的顏色,就會從「顳葉系統」中取出資料,在腦中顯示出最深刻的蘋果印象,倘若想到的是蘋果的味道,「底神經節系統」中就會找出蘋果味道的記憶, 甚至在嘴腔分泌口水以幫助大腦回憶!

該如何運用大腦?

如果想要讓某項記憶記得更久、忘得更少,就得接受更多與更頻繁的外在刺激,使腦部不同區域的突觸之間的連結加強,這些加強後的突觸就如同將 記憶綁住的繩索,能使腦中各個不同功能的區域有更強韌的連結,使記憶在腦中留下更多的線索,只要牽引住其中的一個部分,就能藉由這些索引將事情回想得更清 楚。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許多專家建議,如果想要記憶得更久,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個記憶分解成不同的資訊收在腦中,例如:要認識某個昆蟲,除了看書本的知 識(使用到「顳葉系統」記憶與影像的儲存),還可以實際去養它(使用到「底神經節系統」的觸覺),最好再被它咬上一口(使用到「深層邊緣系統」的痛苦情緒),那肯定對這個昆蟲有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被咬的痛覺,更是能作為記憶的索引,牽引出一連串關於昆蟲的記憶。這樣深刻的刺激著實增強了腦中各區域軸突的連結,使傳遞訊息的速度更快,使下次再回想的時候花費更少的時間,也能記起更多的東西!

最後受益的還是自己

我自己有個親身的經驗,在準備二技考試的「微積分」時,有許多同學不大會算旋轉體的體積,可是,我用其他方式證明這個題型是每年的必考題 (這個方式以後會說明),因此,自己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整理相關題型,並思索其中的關鍵,想出了一個比較容易理解這類題目的技巧,我就用將這個解題技巧與一起看書的同學討論分享,老實說,其實不太能知道同學到底學的如何?但教學相長的結果,其實受益最多的還是自己。

因為每個人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來看,可是我卻不但事先得多用腦思考(羅輯、理解)、用手算(運動),在討論的過程中還得用嘴說(語言),由其是在和同學討論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言語上的交談,甚至是辯論,這樣都更加深了腦中的印象。

這樣反覆和五個人討論的結果,等於在腦中至少複習了五次,這等於同時運用了第四項和第一項的學習法則,最重要的是也使得腦中留下更多的線索,讓自己在下次看到這類題目時更容易回想起解題的方法。

因此,建議看這篇文章的讀者,可以試著轉換一下想法,也許會有更多的收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