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8

Tester vs. SQA - 4/5 關係與差異

這一篇文章是我投稿到ZDNet的《軟體測試不等於客戶滿意》的原文。

當顧客拿到經過軟體測試員(Tester)反覆測試過的軟體,顧客是否就會滿意這樣的軟體品質?

根據筆者的經驗,顧客通常不滿意這樣的品質。

2009/12/24

新手爸爸幫孩子刷牙的心得

在網路上,能找到爸爸幫小孩刷牙的記錄實在不大多。

但我認為其實爸爸幫小孩刷牙,和媽媽比較起來其實有不同的優勢。所以這篇文章,就是要記錄一下我是如何幫女兒刷牙的心得。

我不敢說自己刷的一定非常好,但據幫女兒塗氟的醫生說女兒的一口牙有85分,而且她目前還沒有蛀牙,所以我想應該還不算差。

所以,也許這篇文章可以作為其他新手爸爸的參考,願意開始幫小孩刷牙。

2009/12/15

部落客,你為什麼不再寫文章了?

自從讀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後,身為一個部落客,開始想一個問題:如何在部落格上繼續寫我有興趣文章的同時,也能賺些錢維持生計?

現實狀況中的部落格

就我觀察自己訂閱RSS的部落格後,發現絕大多數的部落客從部落格上獲得的報酬,都少的可憐。

此外,我也發現大部份的部落客,在寫部落格之外,都有其他也許是正職(學生當然也是一種職業)、也許是兼職的正式工作。

在我繼續深入了解後,最後發現這個竟然是讓部落客無法繼續寫文章的原因!

如果要了解為什麼,我們得先回到最原點,去了解「為什麼部落客要寫文章?」

一開始的起點

就我觀察我長期訂閱的部落格後,我發現「心中有話想說」通常是部落客開始寫文章的最原始動機。

透過書寫的過程,他們不斷地和自我對話,問自己這些筆下的內容,是否真的完全表達了心中的那份熱情、快樂、悲傷、痛苦與愐懷緬懷。藉由持續和自己對話的過程,談論自己與工作、家庭、人生、伴侶之間的關係,透過書寫的過程,讓他們分享了喜悅、抒發了痛苦、表達了不滿。

在這個階段,即使是熬夜、加班,他們也會把心中的話,藉由部落格全部表達出來,即使是只有一個人看到、聽到、了解,他們也認為足夠了!

這個過程,我通常稱為寫部落格的第一階段。

那第二階段呢

有一天這些部落客突然發現,自己心中最想說的話差不多都說完了,又一直沒有足夠的讀者回應他們,回應欄卻常常是空白,或是小貓兩三隻。部落客不禁好奇問自己:
  • 「讀者的感想會是什麼?是否深受感動?」
  • 「是不是我的文章推論、邏輯那裏有問題?」
  • 「文章內那裏有錯字?讓人誤解了」
這個時候,他們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花了大多數的時間、精力,投注在部落上!他開始猶豫、並且問自己:

  • 「還要不要繼續花時間在沒有實際效益的事物上?」
  • 「是不是還有比寫部落格更重要的事啊?」
  • 「到底有沒有人看到部落格?」
  • 「我好像文思頓塞,不知道該寫什麼題材了?」
在這個情況下,他們能持續投入時間,繼續寫文章的機會有多大?

就我觀察自己Google Reader內訂閱RSS來看,大部份的部落客在寫了三個月至一年半(視投入程度)後都會遇到這個瓶頸,但真的能順利通過這個階段的人可能不到一半!

順利通過的部落客會轉型成功,因為他找到了原來單純分享以外的價值,支持他們繼續熱情的投入,繼續寫作出好看的作品;沒有順利通過這個階段的部落客,就卡在那裏,偶爾才有新文章發表,甚至就此不再發表新作品了!

部落客「卡住」最大的原因

我認為除了缺少讀者的正向回饋外,缺少「實際的經濟支持」才是部落客不再寫文章的主要因素。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也許可以解釋這個情況。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金字塔,由下至上依序為:

  • 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社交需求(社會關係的需求、愛與歸屬感的需求)
  • 尊重需求(社會承認的需求)
  • 自我實現需求
資料來源(http://www.businessballs.com/maslow.htm)

假如你把撰寫部落格的動機和上面的需求比較,你會發現表面上「撰寫部落格」和「生理需求」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因為絕大多數的部落客不會因為不寫部落格就會死掉,所以它和「生理需求」一點關係也沒有。

再往上看到「安全需求」,缺少安全感的人會退縮、不敢表達自己。這個情況又和部落格愛表達自己意見的情況不同,所以寫部落格表面上也和「安全需求」沒有關係。

再往上看到「社交需求」時,人會尋求群體的歸屬感,渴望家庭、友誼、愛情,會希望自己是某個組織內的一員,所以會向某個組織表達自己的意願,這個時候就開始形成寫部落格的動機。

所以你可以看到部落格內會形成一個個的小圈圈,因為人會需要同儕的認同。而當一個人到達了「社交需求」這層時,還會繼續希望到達「尊重」(第四層)和「自我實現」(第五層),這些都會形成寫部落格的動機。

但是…

我發現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只考慮到了單一情況下「實體環境」的需求,但卻沒有提到如果有另一個不一定有關係、但卻與「實體環境」平行的「虛擬世界」情況下,這個理論還會繼續成立嗎?

我所謂的「虛擬世界」,個人解釋是指:「一個獨立於『現實世界」以外的環境』,在這個世界中:
  • 每個人都有一個新的名字(或許是假名);
  • 每個人皆以該世界的規則(包括經濟活動)生活;
  • 這個世界以你在該世界的表現,重新對每個人評價;
  • ....
你可以把這個「虛擬世界」,看作是:部落格、電子佈告欄、網路遊戲...或是任何一個具有上述特性的世界。

由於人的本質並未改變,所以即使到了「虛擬世界」中,「需求層次理論」仍然有效,所以進入這個世界的人還是得依「需求層次理論」從最基礎的第一層「玩」到第五層。

這個時候我不禁要繼續問「這兩個世界有沒有關聯呢?」

如果

你繼續深入了解「虛擬世界」時,你會看到真的有許多在「實體環境」的人「沉迷」於「虛擬世界」中。

我們就以「網路遊戲」為例子好了,你會發現他/她除了在「實體環境」中吃、喝、拉、撒、睡之外,其他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網路遊戲中。

在「實體環境」中,他/她可能只達到「第二層」,但網路遊戲所提供的情境,卻可能滿足他/她在「需求層次理論」中的其他需求:

  • 「生理」(第一層)
    透過交易(在網路遊戲打到的)虛擬寶物、或是代為操作網路遊所獲得的金錢,就能讓他同時在「實體環境」和「虛擬世界」中生活無虞;
  • 「安全」(第二層)
    在網路遊戲中高等級所代表的能力,足以讓他沒有人身安全、遭受痛苦、威脅、錢或疾病的威脅或安全顧慮;
  • 「社交」(第三層)
    儘管現實中的他可能會被冠上「木納」、「宅男」、「怪胎」的標籤,但在網路遊戲中,因為少了其他「實體環境」的因素(例如:外觀、溝通能力、身心障礙)的影響,同時遊戲簡化了社會活動規則,反而能讓他/她能順利在「虛擬世界」與其他人溝通、交往無礙。
  • 「尊重」(第四層)
    透過長時間的投入,讓他/她對遊戲內的一切事務都異常熟悉,若能繼續與其他網友互動,要在遊戲中擁有好的名聲、社會地位,並不困難。
所以我們可以在報章雜誌中看到有許多的人,轉而在「虛擬世界」中追求「需求層次理論」,放棄了在「實體環境」 中追求「需求層次理論」。雖然目前的社會普遍認為他們/她們在「實體環境」有「障礙」,而不受主流思維的認同,但這個情況的確發生而且存在。

深究這個情形

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不論是「實體環境」和「虛擬世界」,其實都建立在「實體環境」的「生理需要」上。

因為,一個人的資源(時間、精力)是有限的。

一開始,當他/她開始把個人資源投注在「虛擬世界」時,短期而言對「實體環境」的影響並不大;但當你又繼續把資源繼續投注在「虛擬世界」時,就開始會對「實體環境」漸漸產生的影響,使「實體環境」的「需求層次」開始往下倒退,如果繼續退到第三層時,就會開始對「實體環境」中賴以生存的工作產生影響。

那是因為在「實體環境」的成年人,都需要繼續投注資源在工作中,以提昇工作表現來表示對雇主的效忠,藉以換取能在「實體環境」中生存的資源。

如果繼續退到第二層時,就會開始面臨經濟問題,也就可能是你會在電視上看到類似「因沉迷於網路而去搶錢」的新聞。而這些事件,都是人在面臨「實體環境」的「安全」基礎障礙時,所作出的選擇。

換句話說,「實體環境」和「虛擬世界」就像是彼此競爭一個有限資源的兩個平行世界。

如果部落客在「虛擬世界」的投入效率最終無法獲得能兌換成「實體環境」的產出時,部落客終將面對「實體環境」的「需求層次」下降的壓力,最終他還是得回頭提昇現實世界的「需求層次」。

換句話說,如果部落客不能藉由「虛擬世界」(部落格)的所得彌補他在「虛擬世界」的付出時,他在「實體環境」的「需求層次」就會下降,當降到「安全需求」、甚至「生理需要」的警戒線時,他終將在「實體環境」和「虛擬世界」中面臨選擇。

更簡單地說

除非部落客可以因為家裏的經濟寬裕、或仍是在學的學生、或沒有立即的經濟壓力,能暫時不用面對「實體環境」的「需求層次」的可能低下,否則大多數的部落格會想盡辦法在部落格上找到錢,以協助自己提昇「實體環境」的「需求層次」。

有些部落客會在網頁上設置廣告,利用寫文章所吸引的大量人氣中,少數對廣告內容有興趣的點閱人數,賺到了廣告的CPC(點擊收費)收入。我觀察這類的部落客100個中成功達成的至少就有1個。但這個模式要賺到錢所需的人氣非常高,而且就算有點閱率,所賺到的錢相較於後面介紹的模式,實在是少的可以。

另一類是部落客靠過去寫文章所累積出來的影響力,直接寫行銷文章、寫書、投稿,靠爬格子賺錢;或是藉以提昇個人在「實體環境」的專業形象,讓更多同行的人認識他後,正面影響「實體環境」的工作,達到受同行尊重的需求。像這類的部落客1000個中成功達成的至少有1個。

最後一種的部落客是第二類的終極版,通常這時候部落客可能已經變成正職的工作,直接利用個人影響力靠演講、代言商品、拍廣告就能賺取比第二類更多的錢。當然,這個模式的難度最高,所以數量最少,10000個中也不見得能找到1個。

但能達到第三種成就的部落客終究還是少數,多數的部落客往往受限於能力的限制、和個人資源的排擠效應,以致無法在部落格圈中繼續投入、進而脫穎而出,讓部落格為自己「實體環境」的「需求層次」加分。

所以他們只能停止在部落格繼續寫文章,將自己的寶貴資源改投注於對「實體環境」能有所得的地方,這正是我認為部落客無法繼續寫文章的真正原因。

一想到這

就讓我不得不提這篇文章。

一路寫寫、停停、刪刪、改改,竟也花了個把月才能付梓,不也正是這篇文章中部落客的寫照,令人不勝唏噓。

2009/12/09

Keep Calm and Carry On

1149期的商周介紹了一句簡單的標語「Keep Calm and Carry On」,翻成中文就是「保持冷靜,堅持向前!」

2009/12/02

生長痛

最近一連幾天,女兒在晚上睡覺時,會突然大哭。

根據太太細心詢問後,女兒才哭著指自己的小腿脛骨和腳板說痛。

但我們仔細看她的腿,既沒有外傷,也沒有紅腫,女兒也沒有發燒,為什麼會痛呢?不知道什麼原因,我突然想到:很有可能是「生長痛」。

後來太太要我去擰了熱毛巾幫女兒熱敷,又安慰了她一下,大約15分鐘後女兒就又自己睡去。

雖然我們還沒帶女兒去作更詳細的檢查,不過,我就先上網找生長痛的資料除了和大家分享。

2009/11/30

認輸才會贏

最近在工作上陸續遇到了一些挫折,如果逃避這些挫折的話,我會選擇離開;但當我又讀了《認輸才會贏》一次後,這本書鼓勵我繼續面對困難,進而突破困難。

2009/11/24

在Blogger 文章底下加入文章評分機制

因為訂閱文章的讀者不太喜歡留言說明他們的看法,所以就加入了文章的評分機制,希望各位讀者能點選評分機制,讓我能藉此了解你們對於文章的看法。

2009/11/23

利用iSync同步MAC和手機內的通訊錄

我目前使用Gmail、iBook和P910i,由於三者使用了接近的聯絡人資料,所以開始有同步三者的需要。

整個通訊錄的同步流程是Gmail<->MAC<->手機,所以我分成兩段處理,一段是本篇文章《利用iSync同步MAC和手機內的通訊錄》;另一段是《利用Spanning Sync同步Mac和Gmail內的Contact通訊錄》。透過這兩個步驟就能完成同步Gmail<->MAC<->手機三者的通訊錄了。
雖然本文主要是寫同步通訊錄,但是一樣能夠藉由這篇的相同步驟同步iCal和手機內的行事曆。

關於同步

「同步」是指維持不同位置內相同的資訊(如電話號碼)使之維持一致的處理過程。透過「同步」,可以使電腦上的:多個應用程式、行動電話、Palm OS 裝置、iPod、或其他電腦之間的資訊保持一致。

「同步」的資訊或裝置、則視選擇的設定、及所使用的同步應用程式而定。例如:透過設定iSync,可以使電腦上的通訊錄和行事曆,保持與行動電話、Palm OS裝置或iPod內的通訊錄或行事曆一致。

確認手機機型

因為不是所有的手機都能透過iSync同步,所以必須先至APPLE的iSync網站確認你的手機機型是否能與MAC連線,以及可以連線的方式。另外,從這個網站也能知道能透過iSync能同步的資料類型:Address Book(通訊錄)、Address Book Pictures(通訊錄內的大頭照)、Calendar(iCal)、To Do Items。

設定藍芽連線
  1. 啟動手機和MAC上的藍芽裝置。
  2. 點選 [系統偏好設定 -> Bluetooth ]。

  3. 進入[Bluetooth]後點[裝置],再點選「設定新裝置」


  4. 進入[Bluetooth 設定輔助程式],點選[繼續]。

  5. 點選[手機]後,點選[繼續]。

  6. 在這裏應該要能成功找到你的手機。

  7. 在手機上輸入配對號碼完成配對。
開始同步
  1. 啟動手機和MAC上的藍芽裝置。
  2. 打開Mac內的iSync
  3. 點選想要同步的裝置(你的手機名稱)後,點選[同步裝置]

  4. 首次同步時,MAC會將iSync傳到手機內,並安裝。
  5. 啟動手機內的iSync。
  6. 在iSync內點選想要同步的裝置後,點選[同步裝置]就可以開始同步資料了。
Trouble Shooting
  1. 如果你誤刪了通訊錄,而不想同步這個部份,可以點選[iSync->偏好設定->重置同步歷程],就會忽略對通訊錄內所作的變動。


2009/11/20

使用Perl script 執行makefile的錯誤

今天在寫 perl 要在 Linux 下 make 出新的 driver 時,發現一個 $(PWD) 變數的問題。

2009/11/19

安裝 perl module Term::ReadKey

因為在perl script內使用了ReadMode 'cbreak' 和ReadMode 'normal'的指令,所以需要在Perl內安裝Term::ReadKey這個Module。

安裝步驟
  1. 使用者切換成root
  2. 設定perl的選項。除非要改Perl的設定值,不然都可以在一開始執行設定時就選[auto]。
    perl -MCPAN -e shell

  3. 安裝Term::ReadKey
    cpan> install Term::ReadKey

  4. 當畫面最後出現
    Running make install

    就表示安裝已經完成。

2009/11/18

我的TOEIC經驗

對於想要精進英文的上班族而言,通過TOEIC測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多益30小學堂

TOEIC

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TOEIC)是由美國教育學習服務社(ETS)在1979年針對母語非英語人士所設計出以職業環境為基準的英語能力測驗,所以已經有30 年的歷史了。

TOEIC的測驗內容和專業知識或詞彙沒有關係,以日常使用的英語為主。TOEIC分數則反映出受測者在職場上與他人溝通的英文程度。

測驗方式包括兩類:聽力與閱讀測驗。而且根據Wiki的說法

測驗皆取材自商業用語,避免使用艱澀少見的專業術語。多益的閱讀測驗中,單字與語句架構比聽力測驗中的較為艱深;若測驗中出現少見的單字和語句架構,則它們必然是國際職場中不可或缺的。


所以對一般公司或求職者而言,直接採用TOEIC成績,可以減少證明英文能力的麻煩,所以TOEIC漸漸成為求職必備證照。

因為我只是去報名補習班,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直接考試,成績不大理想:閱讀350分,聽力125分,總分475,以滿分990來說,剛好接近一半。因為朋友的壓力,所以我只能寫自己考模擬考的(失敗)經驗和大家分享。

以閱讀而言

閱讀有100題的題目,很多人在某些題目上花了太多時間,以致於後面的題目就直能用猜的,以致於分數不能反映出實際的英文程度。

我建議大家改變一下答題的策略:先花一點時間看一遍所有題目後再開始答題,不要硬著頭皮從第一題開始寫,改從你有把握的部份開始。像有一些「照片描述題」,老實說對我還比較容易一點。

另外,我都直接跳過看不太懂、或太多段落的題目,因為反正一時也看不懂,你白浪費時間在上面也沒有什麼用,等答完所有有把握的題目後,再回過頭來回答題,這樣比較容易獲得高分。

所以,我得坦言,我的閱讀測驗分數中,確實有些是藉由答題技巧拉高分數的。

以聽力而言

聽力也有100題的題目。

但我想關於聽力測驗,我就沒法提供什麼答題技巧了(如果我有,也不會考這麼差了)。而且新版的聽力測驗除了美國和加拿大籍的口音外,還加入了英國和澳洲口音。

英國口音大家可以上BBC網路廣播就可以聽得到,在某些字的發音和重音的位置與美式發音有所不同,但還算容易聽懂;但澳洲口音就真的是聽不太懂了,有點鴨子聽雷。

所以以我個人的TOEIC聽力測驗而言,倒覺得確實能忠實的反應我的能力。

小結

對我而言,最需要加強的就是聽力,因為如果連聽都不太懂了,就很難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目前的職場來看,每個產業都有不同的外國人說英文,像軟體業的外包就有很多的印度人,所以在職場上聽到夾雜了各地的口音的英文也是一種普遍的現況。

因此,考過TOEIC的四種英文口音算是很基本的要求,如果真的找個印度人、或菲律賓人錄音來考試的話,我想可能就更難聽得懂了。

但不論如何,就我在軟體業看到的現況,有效提高英語聽力,提昇英語溝通能力,確實是增加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啊!

TOEIC台灣區官方網站:http://www.toeic.com.tw

Linux內常用但不易記的指令

為了避免自己忘記,我在這裏記載了一些在Linux內常用的指令。

系統設定
  1. cat /etc/redhat-release 印出Linux版本
  2. vi /proc/version:看系統版本
  3. top :看目前系統資源的使用情況
  4. export PATH=$PWD:$PATH :將目前的目錄設在PATH內
  5. set|more :顯示系統內的設定值
  6. source .bashrc.private :再將.bashrc.private重新執行一次
  7. ifconfig :相當於windows的ipconfig
  8. ps -aux:查看系統中正在執行的程式之程序資料
  9. ps -ef | grep XXC 列出XX程式正在執行的狀況
    -a:其它使用者執行的程式一併顯示出來
    -c:只顯示執行程式的名字
    -e:顯示執行程式的環境變數
    -f:顯示執行的路行群
    -i:顯示各程式的詳細執行情況
    -l:長格式顯示
    -m:顯示記憶體分配情形
    -r:顯示前景執行的程式
    -s:顯示各程式的訊號名稱
    -u:顯示使用者名稱和起始時間
    -v:顯示虛擬記憶體使用情況
    -w:若訊息一列無法容納,則換列顯示
    -x:顯示所有程序
  10. kill 刪除某個運作中的程式
  11. 設定系統IP,修改:
    \etc\hosts
    \etc\sysconfig\network
目錄/檔案管理
  1. cp :複製檔案
    -r :複製目錄
  2. scp :跨網路複製檔案
  3. pwd:列出目前工作目錄的完整路徑
  4. ls -la:列出這個目錄內檔案的完整資訊
  5. rm -rf 目錄/檔案:強制刪除這個檔案或目錄(類似DOS下的Deltree)
  6. mv -f 目錄/檔案:強制移動/更改檔案或目錄
  7. find 字串:印出這個目錄下所有符合字串的目錄和檔案
  8. clear(ctrl+l): 清除螢幕,相當於Dos下的cls
其他
  1. vncserver :開啟VNC的連線
  2. vncserver -kill :1 :關閉VNC的連線
  3. ldd 判斷某個可執行的 binary 檔案含有什麼動態函式庫,以及該函式庫是否存在

2009/11/16

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電腦對聯」可能不到小學四年級程度

今天看了的Fun New Run High-《上聯由你做主, 下聯就交給電腦吧!》。

原來微軟亞洲研究院推出一個自然語言的應用工具「電腦對聯」,不過,根據我試用的結果實在不怎麼樣。

2009/11/15

如何利用Gmail收Hinet的信呢?

很多朋友都有使用收費信箱,例如Hinet,但是因為垃圾信件的氾瀾,使Hinet的信箱塞滿了垃圾信,所以有很多朋友現在已經不收Hinet的信了。
本篇文章是說明利用Gmail收Hinet的方法,和其他不同的是它直接利用了Hinet轉信功能達成的,和Gmail設定收信的不同,所以不會有收信時間差。

不過沒關係,現在告訴你一個利用Hinet網頁的轉信功能,再用Gmail收Hinet信件的方法。這個方法有幾個好處:

  1. Hinet現在有掃Mail毒的功能,姑且不論他的功能如何,但有總比沒有好吧,當然這只是Jose一廂情願的看法啦。
  2. Hinet現在也有擋信的功能,但實際試用2個星期的結果實在另人不敢恭維,之後就直接放棄試用了,但這只是Jose個人的看法啦。
  3. Gmail的擋信功能,根據Jose個人試用Gmail三個月的結果,至少有98%的效果,當然還有漏網之魚,因為總是有新的發信者,但這個機率不高。
  4. Gmail現在也提供POP3郵件下載的功能,這樣就可以在轉到Gmail後再用Outlook或Outlook Express來收信,但因為和本次的介紹無關,以後有機會再另文介紹。
  5. 根據實際測試的結果,這個方法不適合ADSL mail的使用者,也就是@msa.hinet.net的使用者
設定步驟如下:
Step1:
  1. 開啟[流覽器]後輸入:http:// webmail.hinet.net/
  2. 點選<沿用舊版>。
    HRD0141


Step2:
  1. 點選 [設定郵件轉寄檔]。
    HRD0142


Step3:
  1. 在 [使用者帳號] 內輸入Hinet帳號,例如:sune@ms2.hinet.net,就輸入:sune
  2. 在 [使用者密碼] 內輸入密碼
  3. 點選<確定>
    HRD0143


Step4:
  1. 在 [檔案內容] 內輸入欲轉入帳號,例如:jose.sun.tw@gmail.com
  2. 點選<送出資料>。
    HRD0144


Step5:
  1. 檢查 [forward檔案內容] 內出現欲轉入的帳號是否正確。
  2. 點選螢幕下方的<回首頁>即完成設定。
    HRD0145

2009/11/14

利用Spanning Sync同步Mac和Gmail內的Contact通訊錄(2008/7/22更新)

我目前使用Gmail、iBook和P910i,由於三者使用了接近的聯絡人資料,所以開始有同步三者的需要。

因此,我使用「同步 聯絡人 gmail」在Google內沒有找到我想要的資料,又用「how to sync address book between gmail and mac」,果然找到能同步MAC和Gmail通訊錄的軟體,原來早有人也有這個需求,也作出了相關的產品「ABGmerge-V.0.7」。


從這下載ABGmerge-V.0.7

但自從Gmail換新版本後,就一直無法再正常同步。因為我實在受不了:Mac、Gmail、手機內三者聯絡人不同步,就又上網找解決方案,結果又讓我不小心找到了Spanning Sync 2.0 beta,而且最新的Beta版本已經正式支援同步Gmail Contact(通訊錄)。

整個通訊錄的同步流程是Gmail<->MAC<->手機,所以我分成兩段處理,一段是這篇文章《利用Spanning Sync同步Mac和Gmail內的Contact通訊錄》;另一段是《利用iSync同步MAC和手機內的通訊錄》。透過這兩個步驟就能完成同步Gmail<->MAC<->手機三者的通訊錄了。

雖然本文主要是寫同步通訊錄,但是一樣能夠藉由這篇相同步驟同步iCal和Google Calender。

從這下載Spanning Sync 2.0 beta

備份資料

為了避免發生什麼錯誤,在作這些動作之前,請先備份資料

  1. 備份iCal
    點選 [檔案 -> 備份資料庫]後,會出現備份檔的儲存位置,選確定即可完成備份。
  2. 備份通訊錄
    點選 [檔案 -> 備份"通訊錄"]後,會出現備份檔的儲存位置,選確定即可完成備份。
安裝設定步驟
  1. 開啟dmg檔。會出現安裝畫面
  2. 安裝Spanning Sync 2.0 beta
    點選[installer]就可以繼續安裝。
    安裝完成後會在工具列上出現Spanning Sync的圖示。點選後會出現選單。
    • 第一次設定時要選[Open Spanning Sync Preference...],
    • 已經連線過後就直接選[Sync Now]即可直接同步資料。

  3. 在[Account & Sechedule]頁設定Gmail帳號。
    這時得輸入自己的Gmail帳號、密碼,這個Gmail帳號會先簽入Spanning.com,再由Spanning.com負責向Gmail傳送上次更新後的變動資料、同時將Gmail上更新的資料傳回host端。Trial account能免費使用15天。

  4. 在[Calendar]頁如果想要一併Sync Calendar,就一定得勾選[Sync Calendar],此外還可以勾選想要Sync的Calendar類型。

  5. 在[Contacts]頁如果想要一併Sync Gmail Contact(聯絡人),就一定得勾選[Sync Contacts],此外還可以勾選想要Sync的Contact Group群組。

  6. 在[Advanced]頁面,點[Start Over...]可以重新安裝;[Replace Data on Google]是將Mac內的資料覆蓋Google上的資料;在[Create Report]頁如果遇到問題時可以點選。

回復備份資料

如果發生什麼錯誤,可以回復備份資料:

  1. 備份iCal
    點選 [檔案 -> 回復為資料備份...]後,即可選擇備份檔的儲存位置,選[打開]即可完成回復備份資料。
  2. 備份通訊錄
    點選 [檔案 -> 回復成通訊錄備份...]後,即可選擇備份檔的儲存位置,選[打開]即可完成回復通訊錄資料。
Trouble Shooting
  1. 第一次Sync時雖然可以選將Mac內的資料和Google內的資料合併,但我還是建議先手動在Gmail內或Mac內先手動併成一份然後再同步,因為這個軟體強的地方在於同步,而非Merge資料。

2009/11/12

如何在 Gmail 中利用[快速連結]查看未讀取信件?

看了電腦玩物的《如何在 Gmail 中快速搜尋查看未讀取信件(unread)?》後,我發現其實還有另一個使用還在實驗階段的功能,來達到這個功能。

這個功能需要分兩個階段完成:

  • 開啟Quick Links
  • 自訂快速連結

開啟Quick Links

  1. 先到「設定」裡將Gmail 顯示語言,選擇English (US)並存檔

  2. 點選右上角的 Google labs的Icon,進入 Labs(實驗室)
  3. 啟用(Enable) Quick Links 並存檔

  4. 重新載入Gmail後,就會發現螢幕左邊的 Contacts 下出現了一個 Quick Links 功能框

  5. 再到「Settings」裡將 Gmail 顯示語言,選擇 中文(繁體)並存檔。
自訂快速連結
  1. 在「搜尋郵件」旁的輸入框,輸入 is:unread in:inbox 後,點選「搜尋郵件」

  2. 就會出現所有「收件匣」內的所有未讀郵件
  3. 點選「新增[快速連結]」

  4. 就會出現一個「輸入目前檢視」的對話框,輸入你想要定義的名稱如「未讀信件」後,點選「確定」。

  5. 「快速連結」功能框內就會出現一個「未讀信件」的標籤

  6. 以後在Gmail的任何功能內,點選這個「未讀取郵件」的標籤,就會自動篩選郵件出現這個畫面。

2009/11/11

利用Google 翻譯瀏覽器

其實 Google 早就為了翻譯瀏覽器上的內容在作準備,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在瀏覽器上提供了「翻譯按鈕」。

不過我後來才發現原來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功能,所以我就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設定步驟
  1. 進入這個「翻譯瀏覽器按鈕」頁面
  2. 將滑鼠移動到「中文(繁體)」上
  3. 按滑鼠右鍵
    • 如果是在Firefox中選擇點選「此鍊結加入書籤」;
    • 如果是在IE點選「加到我的最愛」

  4. 如果是在Firefox中
    • 點選 書籤 > 組織書籤
    • 將剛剛新增的「中文(繁體)」書籤,移動到「書籤工具列」中;

  5. 如果是在IE中
    • 點選 我的最愛 > 組織我的最愛
    • 將剛剛新增的「中文(繁體)」書籤,移動到「連結」中;

使用步驟
  1. 開啟任何一個外文網站,例如HSBC網站:

  2. 點選瀏覽器上的「中文(繁體)」連結,就可以將這個網站自動翻譯成中文了。

使用心得

我自已認為,這個功能真的很強大。例如:你可以不懂日文,但卻可以例用這個翻譯功能,去訂日文網頁的旅館、上網標東西...等。

但使用後會發現:
  1. 翻譯後的頁面可能會與之前不同,像上圖中的Tab就被分成好幾個
  2. 某些文字仍未翻譯,但這個可能是因為文字存於圖片中,無法翻譯;
  3. 某些文字的翻譯的文字仍然有些怪怪的,但這應該和每個字在不同領域下的翻譯結果不同所致。

2009/11/10

從 Google Video 轉成MP3

因為和孺很喜歡這個廣告《卡洛塔妮羊奶粉廣告》的音樂,每次一聽到這個音樂都會身體搖擺,很Enjoy在音樂中。

所以,妻子就上 youtube上找到有人上傳這個廣告後,我接下來透過這篇文章的步驟將整個完整的操作過程寫出來,讓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參考。


下載 Google Video

工具:GooTube FLV Retriever

步驟:

  1. 進入 GooTube FLV Retriever 頁面

  2. 勾選「GooTube FLV Retriever」
  3. 在「請輸入影片網址」內輸入Google Video的網址
  4. 點選「RETRIVE NOW!」後,過沒有多久後,就會自動出現一個下載get_video的畫面,選「確定」就能開始下載檔案

  5. 下載檔案完成後,將原本的檔名get_video修改成 get_video.flv,就完成整個下載Google Video的步驟
將flv檔轉成mpg檔

工具:Riva FLV Encoder2

步驟:
  1. 安裝 Riva FLV Encoder2
  2. 啟動 Riva FLV Encoder2

  3. 按下「Browse」選擇欲轉換格式的flv檔
  4. 選完檔案後回到主程式的畫面,選擇輸出的目錄(預設是桌面)
  5. 修改「Description file」內的get_video.flv成get_video.mpg
  6. 點選「Encode」後就開始轉檔,這時候主程式的畫面會變白

  7. 等到畫面恢復、「Result」會顯示:Encoding Successful!」就表示已完成轉檔。

將mpg影像檔轉成檔mp3

工具:ImTOO MPEG Encoder Standard 5.1.18.1226

步驟:
  1. 安裝 ImTOO MPEG Encoder Standard
  2. 啟動 ImTOO MPEG Encoder Standard
  3. 轉換成中文繁體

  4. 點選 選擇原始檔案
  5. 選擇「預置方案」後,選 General Audio > MP3

  6. 點選轉換勾選項目,就會在預設的路徑下 \My Documents\My Videos產生MP3檔

  1. Kej.tw Revisited -《下載Google Video 與 YouTube網站上的影片》

2009/11/09

2009年6月26日美食社活動-西華悅榕泰國美食節

這次我之所以選擇這間餐廳,是因為收到了一個「西華悅榕泰國美食節」簡訊,活動期間:6/4-6/28 ,而且人多有優惠,再加上自己也喜歡吃泰國菜,所以這個月的聚餐我就選這間店了。

所謂的「西華悅榕泰國美食節」是

台北西華飯店與悅榕集團(Banyan Tree)旗下的代表餐廳「Saff ron」合作。...集團主廚塔馬薩(Chef Tammasak Chootong)與普吉島悅榕渡假村主廚亞歷山大(Chef Alexandre Nassar)帶領三位泰籍副手,在為期一個月的美食節前後來到西華監督。


西華小檔案


地址:105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11號.(在復興和敦化中間)
網址:http://www.grandformosa.com.tw/chinese/Restaurants/MiHan101All.htm
TEL: 02-27181188
交通:從捷運「中山國中站」的一號出口步行即可到達。
訂位:可以訂位,不訂位現場可能排不到。
價格:每人950 元加一成 = 1045 元,平日4人同行一人免費,假日5人同行一人免費

2009/10/30

如何使用Google試算表幫助你買保險?

因為我表弟要買保險,所以他來詢問我對該保單的意見。我就告訴他去年我幫女兒選擇保險的方法。

從一開始我就已經發現「保險」這個議題是得花很多時間才學得完的,因為,保險這個商品真的和其他的商品不同。

保險的特色

因為保險是一個很特殊的商品,具有以下特色:
  • 大多數的人並不十分清楚自己的需求,必須要靠其他方式才能釐清需求;
  • 保險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是買方市場
  • 保險的資訊要全部羅列,必須要對商品十分清楚才有辦法;
  • 買的時候看不到實際的商品。
許多保險業務員(以下簡稱:業務員)上了許多的課程,都還不見得完全了解,此外,我自認在這件事上是個懶惰的人,更加不想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因此,我就開始思考如何找到一個可以讓我偷懶的方法來買保險。

我的方法

但我的方法和其他人不同,是因為觀注焦點有異:
  • 其他人:眾多業務員所提供的眾多保險建議是如何?
  • 我的:如何用正確的方法買到最適合我的保險?
換句話說,我著重的是方法,而非標的。因為我認為:
  • 方法對了,結果也正確的機率就高,
  • 方法錯了,結果不見得就對!
提供個人資料

通常在這個階段,你需要請朋友介紹業務員,並告知業務員將採用此一比較保單內容的方式,如果這些業務員也接受,就可以開始提供自己的:
  • 個人資料(收入、家庭狀況);
  • 現有保單內容;
  • 期望達成的效果。
蒐集保單資料

當業務員說已經完成保險建議書時:
  1. 上載這個「保險比較表」到Google試算表;
  2. 開編輯權限給業務,允許業務有編輯該Google試算表的權限;
    • 點選《分享》
    • 點選《以協作者的身份》
    • 輸入業務員的email
    • 點選《邀請協作者》
  3. 請業務員依照mail內的連結進入開放的Google試算表;
  4. 請業務員自行將保險建議書的內容,分門按照不同的險種、價格,轉換成Google試算表內一條一條的列表;
  5. 經由mail你可以收到所有的編輯過程
  6. 然後,你就可以看到不同保險公司的業務所提供的全部保單建議;
  7. 而且,透過點選《分享》,還可以直接在上面討論。

徹底了解你的保單

雖然,你自己清楚希望藉由保險能帶給你什麼樣的功能,不過,聽聽業務員的不同專業意見也沒有損失:
  • 每一間公司保單的特色;
  • 自家保單規畫的特色;
  • 某保單和自家保單的細節差異;
  • 自家保單的缺點。
透過這個方法你就可以客觀地知道每間公司保單的評價。當所有業務員對某間公司保單的看法趨於一致或是接近時,就可以比較客觀的知道該公司保單的特色。

徹底了解你的業務員

你懷疑買保險需要了解業務員的嗎?沒錯!你不僅要了解,而且要徹底了解!

保險糾紛中,有很高的比例是出在業務員身上,因為他們為了拿到保單,可能會作出:
  • 自行答應客戶某些合約中沒有記載的內容;
  • 隱藏未告知必要的項目;
  • 對要保人、保險人作出違背保險法的行為(如:自行簽名);
等對要保人不利的項目,所以你一定要知道業務員的品格。透過這個方法,你就可以知道每個業務員的:
  • 規畫保單的專業度;
  • 和對你的需求的了解;
  • 職業道德。
如果,某個業務員:避談自家保單中、其他業務員普遍認為的缺點,或故意扭曲其他公司保險的優點時,你就可以知道這個業務員不但不誠實、專業度不夠。 反之,如果某個業務員不但不避談自家保單中的缺點,還能大方稱讚其他公司的保單時,你就可以知道這個業務員不但誠實、而且專業度也夠。 當然,是否能觀察的出來,還是得看自己的能耐啦!

決定你的保單和微調

在經過上面的步驟後,你可能已經發現某個保單在價格、項目比較符合你的需求,但是如果這個保單還有些眾多業務員都公認的缺點時,你就可以要求該保單的業務修正細節。 修正後,你就可以請他們送保單合約給你過目了。

比對你的保單

當你收到你的保單合約時,你可以約這個保險業務見面,然後逐筆確認列表項目與合約上的條款。 你會問,如果業務員為了獲取承保、而在試算表中承諾的內容並沒有在合約上顯示時,你就可以馬上停止與他簽合約了。

總結

因為每個業務員都想要作你的生意,透過這個方式:
  • 就能避免資訊不對稱的錯誤;
  • 能將所有的資訊公開;
  • 讓業務員替你解讀其他公司的保險;
  • 對你的疑問提出答案解答。
不過,這個方法也有缺點:花時間。因為要和業務員約時間討論保單內容,其是還是得花時間的,只不過這個時間,絕對比自己看保單來得短。

後記

  1. 這個方法只適用於「買方市場」、且非「寡佔市場」。所以,上市場買水果就請不要這麼幹好嗎?
  2. 在某些情況,可能會因為:業務員的電腦化程度不夠、商品可比較的項目不夠,而需要自己手動輸入資料來比較,不一定硬要業務動手。
  3. 這個方法適用於採購大多數人都不熟悉的商品(如:保險、旅遊套裝)。與其花自己的時間研究不熟悉的事務,不如用這些專家的腦、時間,由他們分析你的需求、給你解答。
  4. 請記得「我們比我聰明」,一個人再厲害也比不上一堆人厲害。
    我們比我聰明
  5. 在預測有所謂的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也就是「採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即專家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繫,只能與調查人員發生關係,通過多輪次調查專家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看法,經過反覆徵詢、歸納、修改,最後彙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其實這個方法就非常接近,只是用途不是預測,但是能同樣達到結合專家智慧的精神。
  6. 我原本以為,如果你發現業務員承諾你的事、與合約不同時,你就可以向「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投述。但根據我的查證應該是不行的。至於還有那些救濟的方法,我還會查證。
  1. MBA智庫-德菲法

2009/10/29

中文RSS貼紙製造機

因為想要作2個RSS貼紙,讓我能在兩個部落格之間作切換,所以就上網找到了這個《無料RSS画像・RSS作成サービスのRSSアイコンサイトです》。

雖然是日文網站,但因為有一些漢字,而且經過個人實際使用過後發現其實沒有那麼難,所以請大家不要害怕。我就野人獻曝,寫一些自己的心得。

2009/10/28

學習英打的好幫手-TypingWeb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免費的英文打字學習網站「TypingWeb」,它具有實用的:不同等級的練習課程,以及測驗與練習的小遊戲,強烈推薦給想學習英文打字的朋友!

免費英文打字練習網站:TypingWeb

讀者可以直接上網就能練習英文打字,而且最重要的是免費

2009/10/27

解決在程式碼區塊不可<UL>和<OL>的問題

因為參考良人的大秘寶[筆記]在文章裡顯示優質的程式碼區,所以又依照自己的需求,作出了另外二種:
  • 一個是可以顯示在DOS/Unix/Linux下的Command Line畫面的DOS;
  • 另一個是顯示參考資料的REFERENCE。
  • 最後一個是顯示程式碼的CODE。

不過,這三個都會有個另我很困擾的問題:無法在區塊內使用項目符號<UL>和編號<OL>。

在經過我棄而不捨的詢問國良先生後,他也確認這個問題後提出了解決方案,這篇文章就是在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救回被數位相機Format的記憶卡內的資料

昨天一不小心就用數位相機Format記憶卡內的資料,實在是非常心痛。
所以我就用Digital Image Recovery的關鍵字Google後,果然找到一個叫「Digital Image Recovery」的軟體,而且這個軟體已經有中文化了,實在是非常方便。
從這下載Digital Image Recovery

安裝步驟
  1. 解開dir.zip
  2. 雙擊 setup.exe 後,選擇安裝路徑(我是設:D:\Program Files\Digital Image Recovery)。
操作步驟
  1. 點選執行Digital Image Recovery。
  2. 選擇 Chinese(Traditional)按下《OK》,界面即可變成繁體中文。

  3. 選擇磁碟

  4. 輸入《檔案名稱字首》,因為我使用Fuji的相機,所以我輸入的是DSCF,如果不填保持空白的話,Digital Image Recovery會救回所有找到的相片。
  5. 點選《開始》,就開始救回檔案了
  6. 完成後,在《找到圖像》後面會顯示救回的檔案數。

  7. 進入安裝路徑(我是設:D:\Program Files\Digital Image Recovery),就可以看到這些被誤刪的檔案已經被放到這裏了。
後記
  1. 根據《數位相機記憶卡內的相片Format掉後想救回來,該怎麼辦?》一文的說法「救援記憶卡內相片的功力遠勝其他類似的軟體,但是要記得在檔案誤刪或是Formart記憶卡後,馬上把記憶卡自數位相機內取出來進行檔案救援,不要再使用該記憶卡,這樣就能把檔案實體被覆蓋掉的機率降到最低,自然救援成功率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