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壓力讓我們活下去 The Pressure Keeps Me Alive

今年過年時,我和小孩一起看了「少年Pi」,讓我從少年Pi的角度重新看待壓力,進而重新認識壓力。
The Life of Pi

少年Pi的劇情


少年Pi因為搭乘的輪船遭遇海難,所以進入救生艇和一頭老虎在海上漂流。

為了避免自己也被老虎吃掉,所以他在救生艇旁自製的浮具做了一個木筏,用繩子和救生艇相連。但編劇安排了讓老虎落海的劇情,少年Pi立即陷入了天人交戰。他大可以選擇讓老虎溺斃、讓自己免於老虎的脅迫而存活,但最終他選擇救了老虎。

這其實正是劇情的轉折。

明明前面老虎才把其他一起落海、待在救生艇的其他動物全吃了,最後的矛頭已指向少年Pi,但為什麼少年Pi仍選擇救老虎呢?導演在接下來的劇情做了解釋。

原來到了後面,少年Pi在吃完救生艇上所有的食物、飲水全耗盡時,在體力幾乎耗盡、無法釣魚謀生而逐漸失去求生意志時,因為身旁有餓肚子、張牙舞爪的老虎的威脅,為了活命他只得強迫自己繼續保持警醒,以避免被老虎吃掉。

就這樣,在經歷一連串挫折、挑戰與絕望的少年Pi,終於漂流上岸,和老虎一同獲救。

那少年Pi和壓力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把這部片中的老虎,想像成是壓力,這樣的劇情安排就合理了。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壓力是負面的,認為壓力是攪亂生命、健康的壞東西。就像老虎從一開始的張牙舞爪、吞噬其他一起上船的所有動物。

壓力與我們的關係


但壓力其實是中立的。我們看待壓力的方式,決定了壓力與我們的關係。

少年Pi雖然無法避免面對老虎、但卻可以保持和老虎的距離,所在救生艇旁做了一個木筏,用繩子和救生艇相連,避免被老虎直接吞噬。

到了劇情的中期,壓力的樣貌從威脅轉換成激勵,老虎讓少年Pi一直維持求生的意志。

甚至在中途遇上了一個全是猢獴的小島,老虎在吃了島上的猢獴、補充活下去的能量後,又回到了船上,壓力讓少年Pi保持對環境的警覺,避過了島上的危險。

一直到最後漂流到墨西哥上岸後,那隻老虎走進了叢林裡消失了。Pi哭很厲害,因為老虎幫助少年Pi存活了下來。

壓力的應對


我們面對壓力的態度,也決定了壓力對我們的不同影響。

壓力可能是威脅,我們無法避免它、但我們可以和它保持距離。就像我們在路上騎腳踏車、看到砂石車在我們的後面時,我們可以讓它從我們旁邊通過,但我們也可以把車停在路旁,等它開走後再繼續上路。

壓力也可以是激勵,讓我們持續奮鬥不懈。就像每個人都有期望全心投入的工作、住不同型式的房子、有不同的生活形態。但這些期望都需要我們更努力工作、認真生活才可能達成,所以這類期望不但是一種壓力、還是我們選擇的壓力,每當我們想偷懶時,它們就在我們身旁一直督促我們努力投入,才可能達成。

壓力也可以是警惕,讓我們遠離危險。這像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每個駕駛除遵守交通規則一直維持車速、車距外,還須留意周遭天氣、路況、前車狀況的變化,從目視、耳聽、到察覺,預先判斷可能發生意外情境之準備心理,進而預先採取必要防禦動作(如:減速、閃避、開啟燈號、鳴喇叭)以避免事故發生,這就是現實中的「防禦駕駛」。

所以看起來我們有三種應對壓力的方式:保持距離、受激勵、保持警惕,這些應對態度最終決定了壓力對我們的影響,讓我們在現實環境保持更高的存活機率。

小結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是漂在壓力這個水上上的舟。我們看待壓力的方式,決定了壓力與我們的關係;我們面對壓力的方式,也決定了壓力對我們的不同影響。

善用壓力的特性,就可以讓壓力安全的載我們去到目的地。

後記


雖然網路上已經有從不同角度和蛆的方式來說明電影內的隱諭,但為了讓15歲以下的青少年能理解說明,所以我沒有特別說明這些動物的象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