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

供獻與價值 Contribution and Value

一談到「供獻」,我首先想到的是在工作中,每到年底時主管會考核部下一整年的工作表現,這時最常被問一個問題「你今年對公司或部門有什麼供獻?」 Contribution

關於供獻


一般人可能會把一整年的重要工作表現一鼓腦地全說出來。

等等,公司付了你薪資、買了你的時間、要求你做這些工作,所以這些工作應該算是交易,既然是交易,你又怎麼好意思說這些是你的供獻?難道這些事不是你該做的事?做你該做的事算是供獻嗎?至少我不認為是。

「那什麼是你所謂的供獻?」你可能會問?

就我看來,你可以把每個人的工作與職務想像成一個框框,我認為每個人的工作表現就是以填滿框框的程度來評價。

換句話說,越能符合這個框框的人,他們的工作評價就越高。

當一個人的表現,不但滿足了框框、還超出了其他人無法越過的框框。就像同樣的職務、或工作,換了其他人來做,就有可能會少了由你來做、所多出來的那個獨特的部份,這些「人無我有」的部份,就更接近我所謂的「供獻」。

關於價值


「那什麼又是價值?」你可能又會問?

理論上每個人的價值,是以這個框框的在整個公司內所能產生的工作表現(生產力)、以及所需的薪資來評斷。生產力不變的情況下,所需薪資越低,價值越高;薪資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力越高,價值也越高。你可以想成「成本價值」,但這並不是完整的價值。

每個人的價值除了「成本價值」外,必須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供獻」,也就是這些多出來、俱獨特性「人無我有」的部份,才會形成每個工作者的「完整價值」。

所以,完整價值 = 成本價值 + 人無我有。

因為在職場上,有其他同事的工作實際產出、搭配「成本價值」和「人無我有」的部份一起做比較,所以我們比較容易衡量每個工作者的價值。

例如,當我們會離職、或是轉換職務時,原本手上的工作也會依照各自的標準、交接給同事。如何將原本由我們負責的工作,有條理、有系統、完整的交給同事,讓他們有機會做的比我們更好,就會是我們「人無我有」的價值之一。

有的人會是「問題到我為止」,然後會盡力排解手上的問題;也有的人是從別人接收什麼、未來也會以相同的水準再交給下一個接手的人,如果接手的人反應問題,他就以接手時就是這樣的水準來塘塞。

所以「人無我有」的價值,又會因為牽涉到每個人各自的工作哲學,因此每個人都有不同標準,進而影響了實際的工作產出。

從家庭來看


如果我們把焦點,從公共領域的工作、轉換到私人領域時,我們可以討論一下父母對家庭的供獻。

在工作中,我們可以選公司、挑主管,但在家庭裏,我們雖然可以自由選擇配偶、但卻不能決定小孩的樣貌。

此外,在家庭中,因為欠缺其他人的比較,所以要評論父母的「供獻」,會遠比在職場上更為複雜、也更為困難。

以我來說,我是兩個小孩的父親,養育小孩是我的義務、也是我本來就該做的事,用前面說的標準來評斷,單純的養育小孩是我的價值之一、但不能算是我的供獻。

那我該用什麼方式來評斷我的供獻?

我的供獻


有句諺語說:「時間在那裏、成就就在那裏。」

我想,如果我開始回想自己把時間花在那裏?或許可以更輕易的釐清自己的供獻。

在假日時,我帶小孩一起去上寫作課,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小孩是我優先考量」的思維,還親自在課堂練習中示範自己寫作的過程,讓他們能明白,寫作並不是一蹴可及的事,而是需要不斷的閱讀、思考、練習,才有機會在短時間內產出一篇的短文。

到了非假日時,扣除掉工作的時間,我一下了班就得離開辦公室,這樣才有機會搭上早一點的巴士、趕回家做晚飯。因為這是我該做的事,所以這也只能算是價值,不算供獻。

吃完飯後,偶爾會像其他父母一樣協助、督促小孩做功課,所以這也不算是供獻。剩餘的時間,我都在看書、上網找資料、寫新的文章、或是把課堂的短文繼續寫完,我期望這會是我的供獻。

我希望透過閱讀後寫出的文章,能引導小孩看事情會有更寬廣的視野、有組織的分析。即使文章的內容達不到這些要求,至少也能讓他們看到我的示範,觀察到必須有足夠的閱讀量、才有機會寫出一篇篇的文章。

我沒有看到其他父母做到這件事,這比較算是我所謂「人無我有」的供獻了。我也期望我的「供獻」能被小孩接受,成為他們的一部份。

我真的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小孩明白這個道理。

完整價值 = 成本價值 + 人無我有。

因為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極大化這個「完整價值」。

成本價值


但我們的教育體系,從小到大一直考試,以考試的成績和分數來評斷每個人的價值,這個就是「成本價值」。

只看「成本價值」卻讓我們得一直向外和其他人比較,但當我們比較的越多,我們就會發現別人身上有越來越多「人有我無」的東西。對於沒有自信的人來說,比較「成本價值」對自己並沒有幫助,這只會讓自己覺得比不上其他人。

你可以把「成本價值」想像成商場上常說的「紅海」。在「紅海」內,每個廠商都一直壓低成本、搶佔市占率、大量傾銷等傳統商業手法,希望能用更低的價格佔據最大的市佔率。但這種方法卻有種種弊端,包括:獲利不易、成本提高等企業競爭力衰退的狀況。

人無我有


但「人無我有」的價值,能讓我們開始向內去探索自己的內心,並嘗試去建立只有自己能做到更好的那個部份。

你可以把「人無我有」想像成商場上常說的「藍海」。

「藍海」是不完全競爭的市場,這個市場競爭者少、或尚未有競爭者,由於進入者少的關係,因為提供的商品有限,消費者沒有辦法做價格上的比較,企業得以訂出遠較成本高出甚多的售價,獲取較高額的利潤。
在「藍海」內,每個企業需開創尚未被開發之全新市場、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以差異化的商品作為競爭策略來吸引消費者,只要產品夠吸引人,企業就能持續獲得良好的利潤。

所以我希望小孩能一直把焦點到自己身上「人無我有」的東西。我也希望自己的行動,能向其他父母示範「人無我有」的價值與供獻,希望他們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儘早在小孩身上展開行動。

小結


回到我的題目「供獻與價值」。

簡單的說,完整價值 = 成本價值 + 人無我有。

「成本價值」是「紅海」,只是要比較大家都有的東西與價格,但對自己並沒有益處。「人無我有」才是我們的供獻,也才是我們更應該花費精力去追求的價值。不論是在工作中、或是在自己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