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7

放學後才是關鍵

2010/3/13 星期六下午我在西湖圖書館參加了一場由黃能得所演講的「放學後才是關鍵!共學共遊,啟發孩子的未來大能力!」。

整場演講可以說是一場「產品說明會」,但講者想要推銷的並不是這本書,而是他的理念。

他期望能有更多的家長能認同他的理念,能加入雅德賽思兒童學社,一起共學共遊。

講者


黃能得原是前商業週刊的副總編輯,為了念在職的教育學分班而辭去了工作,重新學習如何教學生。

老年(41歲)得女的他,在女兒升上小一後出現不適應學校生活的情況。那時他找了一名家教,陪女兒逛公園、動物園,雖然一開始很開心,但後來女兒又不開心了,因為「缺乏同伴」。

他就聯絡附近鄰居家長,先免費地讓鄰居的小孩以「學伴」的方式共同學習。因為學習效果很好,這些小孩就脫離了下課去安親班的日子,變成一位老師帶4位小學生的共學團體。

這個模式


有越來越多家長的認同後,他開始成立了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專門徵選老師和訓練老師,並維持教學品質。

有興趣的學生家長,只要找齊4個學伴,並自行解決場地、午餐問題後,就可以通知協會開始甄選師資。

等師資確定後,每位家長每月只需負擔10000的費用,就可以正式組成「兒童學社」共同聘請一位老師。(據他說,這樣可以解決流浪教師的問題。)

老師會在學生放學後,到學校接齊四位學生,到某位學生家中以「師徒制」的方式教學。

教學的內容,則不再是安親班中「寫完作業寫評量,寫完評量再寫評量」的步調,而是由老師與家長共同討論後,所提出教學計畫,所以每個「兒童學社」的教學內容都不同。

但不論教學的內容如何,原則上都必須能補充學校教學的不足,另一方面則要引導學生能在生活中運用學校所學(情境學習)。

每個星期三下午,都會帶學生去展覽館、或戶外活動,以落實講者所謂的「博物館教育」。
到了放寒暑假,老師則會協助學生安排長途、過夜的活動,讓小孩能在假期中有更多不同的學習。

我雖然不懂教育


但我仍認為這個模式還挺可行的。

第一,彈性高。這個模式並未拋棄目前的制度,只是在現行的制度外補強,但效果卻可能是所有的補強方式(如:補習、安親班)中最好的,至少學生很樂意接受。

第二,價格便宜。這個模式和其他模式的最大差別,在於大多數的錢是流到教師手中,能最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意願。不像其他方案,錢不是流到房東手中、就是流到補習班的老闆手上。

第三,學習效果最好。因為有同儕,因為師生比低(1:4),因為活動很有彈性,所以教學內容能隨著學生需求調整。

唯一的缺點


講者的看法和我非常接近,「家長必須拋棄舊的觀念」。

未來有很多的工作,是現在所沒有的。但我們卻看到很多家長要求小孩用過去所制定的內容、方式學習,但卻期望小孩能在未來的人力市場拔得頭籌。這種想法,在我來看不啻為緣木求魚。

如果你看過我寫的這篇文章《[轉載]我們所面對的,將會是什麼樣的未來?》也許你可能會改變,因為在文章中,我介紹了一個很重要的簡報「教育的未來」。

這裏面提到

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認為...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我們必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有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
新的科技大約每兩年就會成長一倍,對正要就讀大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前兩年所學的知識,在三年級就全部過時了。

到了2023年,現在(2006年)的小學一年級學生正好23歲,當他們準備投入職場時,那時,售價1000美金的電腦就可以超越人腦的運算能力。
...
雖然,超過15年以上的科技發展很難精確推估,科學家認為,2049年時售價1000美金的電腦的運算能力就會超越全人類大腦運算能力的總和。
...
轉變正在發生,然後呢?

「這些事註定會發生,那現在的我可以作什麼準備?」這是我看過後的第一個想法,我的第二個想法是,「我要如何幫助我女兒作準備?」

但我知道不論我想的是什麼,單靠現在的教育制度,等於沒有作準備。

我知道一定有人不信,請到這裏來看教育部制定的97年課綱「課程目標」是要達成下列課程目標:
  1. 增進自我瞭解,發展個人潛能。
  2. 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3. 提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能力。
  4. 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5. 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
  6. 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7. 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
  8. 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9. 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 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


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真這麼有用、這麼令人激賞,我就不會從擔任輔導工作的妻子口中得知,即使在高等教育的第一學府,還是有很多學生達不到第一項。而且我進一步懷疑,其他學校的情況會比這個第一學府還好!

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或課程中,從來就不重視這個沒法量化的課程,自然無法培養小孩認識自己的能力。

此外,他們之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第三項。當然,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不知道第一項的人是不可能規畫出具體可行的生涯、並清楚地知道自己未來要幹麼。

倘若連第一學府的學生,都不能回答這兩個簡單的問題:「認清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未來要作什麼?」那你還能相信自己的小孩未來進入第一學府後,就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而且,我也不敢保證未來我的小孩會進入這個第一學府。

演講後


照例開放問問題。我問了講者「關於雅德賽思的學齡前兒童的情況」。

因為我的女孩目前還不滿3歲,但我已經發現她缺少和同年齡小孩的互動,所以我們希望能增加與同儕的互動,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講者回答「在學齡前的兒童,他目前是在家中開了一個幼稚園來安排。」

但我恐怕沒法讓女兒去讀中和的幼稚園。所以我又在演講結束後,又問了講者「如果我能找齊4 個小孩,我能請學社協助我找到老師?」

講者回答「他建議學齡前的兒童,沒有遵守紀律的習慣,所以建議直接在家附近找好的幼稚園就可以了。」

但是


我不能認同講者的回答。

因為,我認為生活教育是要從「小」開始,而不是從「小學」才開始。

依照我和妻子找幼稚園的經驗,我們覺得蒙特梭利的理念雖然好,但太貴的我們沒法負擔,便宜的我們又覺得不大好。

所以,我和妻子討論比較可行方案,就是先找齊另外三個小孩,再找個好老師和一個地方,自力救濟教小孩。

小結


我建議讀者可以買這本書或是到「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了解這個組織。

如果希望小孩也加入學社,可以直接上網登錄,他們會協助你湊足學伴。

但是,如果:
  • 你住在內湖附近,
  • 小孩是還沒有上幼稚園的學齡前兒童,
  • 正在為了找幼稚園而傷腦筋,
  • 也認同自己找老師教小朋友的方式,

或是你認識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希望你與我聯繫。

因為,我打算自己找老師到內湖來教女兒。

當然,如果你認識有意願意教小孩、且有熱誠、有經驗的幼教老師,也請你幫我引薦,我會很謝謝你的。

7 則留言:

  1. 我是二個孩子的爸爸. 一個國三一個小五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
    很多事情都只能有一次機會,無法重來
    個人看法.....孩子的學習環境, 其實不僅僅是同儕.
    還包括不同年紀的相處(較大的孩子及長輩)
    我們現在的社會大都強調個人.
    但其實群體生活的適應與學習很多時候是被遺忘了.
    ....

    回覆刪除
  2. Hi neoyang99,
    謝謝你的留言。
    我同意你的看法,事實上在這次的演講中講者也有提到「混齡教學」。
    因為我們的社會本身就是「混齡」的,是政府官員為了教學的效率,所以才用分齡的方式,將學生分開。
    另外,關於群體生活的部份,我認為非常的重要,但卻是目前的教育不重視的,但追根究底後,我發現是家長本身忽略了群體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從來也不會要求政府重視,自然不會有那類的課程,所以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就直指我們的大學生根本不懂「團隊合作」。
    請見 http://www.prudentman.idv.tw/2008/09/code-34.html

    回覆刪除
  3. 您好..我的孩子今年要上小學了.我們有一群媽媽.正被這本書所"迷惑"因為計畫中都不希望小孩去安親班來度過下午的好時光.但又不希望時間就這樣悄悄溜走..因為我有三個孩子.最小的還不會走路.所以分配之下.老大的時間最少.我當然也希望他能參加像書上所說的那樣的生活教育.不過內湖真的太遠.我應該也要去聽聽那樣的演講..高興能認識您這樣的人.在孩子熟睡的半夜我會多上來瞧瞧的..

    回覆刪除
  4. 你好 網路很奇妙 因為自身也是從事SQA工作
    經由連結再連結 就到你的部落格來了
    看起來我們年紀應該一樣 也從你這學到不少

    回覆刪除
  5. Hi Ellies,
    你也從事SQA的工作?很歡迎你看完文章後,能給我一些建議,甚至是你自己的看法,我們可以砌搓砌搓,彼此都能有長進。
    我在ZD-Net有發表一些關於SQA的文章,尚未放到部落中,建議你可以直接從這個連結上去看。
    http://www.zdnet.com.tw/search/?query=%B3q%B9F%A4H&cat=230&Go%21=

    回覆刪除
  6. 英語讀書會同學Corinna2010/7/14 凌晨12:18

    同學你的內容真是太豐富了,我已經去預約這本書了,推薦你一本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這是我姪子上小一入學時學校指定家人必讀的書,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書。

    回覆刪除
  7. Hi Corinna,
    謝謝你來看我的部落格,也謝謝你推薦的這本書,我已經上網去預約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