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9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這本書是2009年中時我哥就借我看的,因為一直有別的書排在它前面,所以一直沒看它。

直到最近我把排在它前面的書全看完了,這才輪到看它。不過本書作者說它足足有12萬字,藉由每天通勤時間的苦讀,幾個星期下來還是讓我看完了。

而看完後,我也建議任何已經有、即將有小孩的父母都看這本書。

因為看這本書的漫長過程讓我開始慢慢思索,該給小孩一個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又該教小孩學什麼?

接著,我又問我自己「要如何知道該教小孩學什麼?」、「不該學什麼?」還是像其他人云亦云的人,就讓小孩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現有的教育體系就讀?

我不知道讀者的答案,但我的答案卻因此逐漸地清淅,尤其又在我寫完《放學後才是關鍵》的這篇心得後。


所謂「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其實是作者的兒子-姚頭丸進入一所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學校後的第一天,老師所送的十二樣禮物,每樣禮物都象徵了老師對學生的期許。

第一件「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它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第十一件「銅板」-提醒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第十二件「救生員」(救生圈形的糖果)-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我想,也許是這十二樣禮物,勾起了作者想要了解兒童教育的。作者說自己本來根本沒計畫要寫這本書的,只是在與親友書信的過程,介紹她在美國短期遊學的過程。

只是她這一寫就不得了了,有太多的朋友寫信問她問題,非得用書的形式才能完整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才開始有了寫書的念頭;又因為其他的題材都已經有人寫了,所以再後作者決定以教育作為這本書的主題。

作者-簡媜


其實我只是聽過簡媜,但一直沒機會看過她的作品,直到我哥借我看這本書,我才開始認識她。

由於作者非常重視「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的課題,和我一直在部落格內文章中的想法極為雷同,促使我在看了書之後還想去了解她,才從Wiki知道原來作者13歲的時候,父親因車禍意外過世,因為這個意外促使她到台北報考高中。

2年後她進入台北的復興高中,由於鄉下巨大的文化差異,再加上與同學之間的隔閡,讓她常常處於孤立狀態,促使她開始文字創作,藉由投稿抒發心中的壓力與鬱悶,到了高三,簡媜就立定志向要走文學創作這條路。

了解她與我相似的孤單成長背景後,我開始思索「是不是只有獨自熬過孤單青少年生涯的人,才能體悟『認識自我』進而『肯定自我』對任何一個成長中小孩的重要性?」

認識自我


是作者在書中間斷介紹、而且也是IB學校教學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吸引我繼續把這本書看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P.85 頒獎
...「IB學習者」輪廓,舉出冒險、開放的心胸、關懷、原則、思考、知識、好學、交流、反省、平衡等十項學習標的,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亦鼓勵他們多元學習發展。...平日除了課程,「IB課程」亦是教學重心;...從「我們是誰」、「我們在何處」...等大主題循序漸進導引學生進行我們探索,了解自己的天賦與不足,並藉由回顧過去每一年的事件與變化,看到自己與眾不同的成長史。

從個我、社群進而世界,這一套教育哲學顯然希望學生在教室即能胸懷全世界,儲存國際公民的素養與能量,將來能在世界各個角落打造富足的人生。

我個人是非常認同從「自我認識」出發的教育理念。

我認為一個不認識自己的小孩,非以「自我」的基礎所作的規畫,即使花了再多的時間、習得再多的學問,最後都會徒勞無功。

因為這些學問、知識、和自我,並未產生互動、交集,以此作的規畫如同蓋在沙上的建築物般脆弱,只要環境一改變就會動搖。

相反的,我認為每個人都該了解自己的這片土地,知道基礎在那裏、有多深,可以蓋那種房子,種那類植物,以此作成的規畫才會是長久。

一眛地人云亦云,看別人、或看目前的流行,再決定蓋什麼房子,短時間看來很有效率,一把時間拉長,終究還是會看出端倪的。

社會省思


是作者在本書中討論的第二個主題。

她認為「不同的國家、政府、社會,給孩子不同的資源與難題;不同的哲學家、思想大師,給孩子不同的生命思考;不同的父母,給孩子不同的視野;不同的老師,把孩子帶到不同的地方去。」(P.110 小學裏的選修課)

並在《拄拐杖的小男孩》一文的後記中,寫下自己對一個肢體障礙好友-李惠綿教授所受待遇的不平。
P.137 拄拐杖的小男孩
...如果入世是不可取消的行程而生命可以重來,我情願割捨友誼祝願她生在美國,生在這個文明的國度。那麼,她的人生不必因寸步難行而形同自囚,相反地會因良善完備的公共設施而享樂暢遊。

...我的好友若生在美國,確實不必承受現在連住在大樓內電梯前面的三個小階梯都克服不了的困難--技術上,鐵工師傅可以克服,她請求鄰居同意讓她在自付費用、不影響其他九戶住戶行走且將來負責恢復原貌的大原則下加以改造使電動輪椅得以昇降。

然而,十多年來這小小的工程之所以無法施作在於,其中兩三戶以破壞觀瞻、妨礙風水、影響房價為由反對施工。

於是,這堂堂的台大教授每次出門得電召工讀生趕過來架兩道鐵橋、安放升降機具、指揮電動輪椅恰好行駛軌道,待安全降落後收妥極重的軌導機具以免防礙觀瞻、通行。至少花十五分鐘度過那三個階梯。下課回家,再來一遍。晚上要出門看戲,重新來一遍,看戲歸來,再來一遍。次日上課,再來一遍。下課,再來一遍...

日復日,月復月,年復年,那三個階梯仍然在那兒。...

...留一碗飯給人,不會變窮。開一盞燈給人,不會變窮。搭一座橋給人,不會變窮。我們一生不會因捍衛三個台階而千古流芳,卻有可能因替人開路而種下福田。

在這樣的社會未降臨之前,我只能希望那慈悲的神聽到:不要讓肢體不自由的孩子,生在台灣。

看完這段後,心中有很深的感觸。

我20年前在專科念建築的時候,開始學習從不同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來看建築設計,其中包含了無障礙設施。但20年我再看完作者的後記,卻未同時看到整個社會、國家的無障礙空間,和社會接納肢障同胞的意願,有什麼顯著的提昇。

尤其當年紀越來越大後,看過越來越多的資料、閱讀越來越多的書、去過越來越多的國家後,我豔羨外國對於肢體障礙者的妥善照顧,並感嘆國內從政府機關、民間設施、甚至行人步道對無障礙設施付之闕如。

但我不知道社會或政府是聾了還是瞎了,並沒有了解到身障者的需求,為此,我的心中對肢障同胞充滿了歉意。

真的,我們作的確實不夠。

閱讀


是我看到作者在有意、無意間,一直強調、介紹的另一個主題。

我和作者一樣,都豔羨美國的小孩,能有如此完整而且配套的環境。但和作者不同的是,我倒很慶幸自己是作者口中的後段班學生。

因為在後段班,學校和老師只要學生人有到校,不打架,根本不會管這些後段班學生在作什麼。

所以,在國二、國三的時候,我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在學校的功課上,反而在圖書館中借了很多的雜書,能在上課時間正大光明的看。也因為如此,我才能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

這也是我很重視閱讀的原因,因為一個人的思想的最底層來自於他閱讀的種類和數量,而這也正是我特別向大家介紹書中與閱讀有關主題的原因。
P.77 美國小學西遊記
我發覺他們非常注重閱讀,可說把它當成最重要的回家功課。

孩子也不怕看厚書(課本都厚得像磚塊),閱讀的持久力較足,學校幾乎是排除萬難(無太多紙筆作業、測驗卷、練習簿等功課)把晚上時間空出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即使如此,他們還叮嚀不要超過四十分鐘。為什麼?我猜是白天已經很累了)。

台灣因薄課本影響,很怕厚書,...加上學校、家長崇尚紙筆作業、注重考試成績,又要課外補習,孩子沒有太多時間閱讀。也許不同國家對於要栽培出什麼樣的下一代各有堅持吧!我們的紙筆訓練有助於熟練度,面對考試也能有好表現。

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倒也罷了,若覺不足,那就得自求多福。

接著作者又巨細靡遺的介紹了學校的「閱讀網」,說明學校教導學生閱讀的方式,我整理了P.192 《織一張閱讀網》中介紹的內容,和原文的順序略有不同,但非常值得我們作參考。
八月開學不久,學校對所有學生做了數學與閱的程度測驗。...測驗之後,學校顯然針對學生程度開始進行具體方案。

首先對閱讀課進行程度分級,老師除了六百多頁的課本要教之外,每周五,閱課老師還會帶學生上圖書館借書。讀完之後,老師要他做「讀後測驗」(Accelerated Reader Test,簡稱A.R. Test),看他是否讀懂內容。

他們有個很不錯的做法,在每個學生的借書單上註記建議他們借閱相符的書;而圖書館亦將每本書了程度分級;書背貼貼紙,紅代表初級,藍是中級,白是高級。此外,內頁更進一步標識這本書的閱讀等級。

此外,老師還會依循學生閱讀興趣個別盯其閱讀進度、督促他一本一本地往下讀。如此緊迫盯人,初級班學生才能穩定進步升中級,中級的升高級,高級班資住學生出類拔萃據此成績而跳級。

這些尚屬小事,最可怕的是,這孩子從此養成閱讀習慣,一生沉醉書香。學校直是薰陶孕育的大殿,但想想我們的能力分班,分到普通班及後段班的學生受到什麼對待?

一想到這,我就覺得有些父母本身就應該要好好檢討。

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習慣。有些父母本身就沒有閱讀的習慣,卻會要求小孩看書,又在小孩看書時自己卻在看電視。

我想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本身就要能身體力行某些事,而不是只要求小孩達到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某些要求:電視不要看太久、要多看課外書、要早睡...。

接著,作者又介紹了學校方面在安排閱讀的相關配套措施,這裏我就不多作介紹了,一方面怕揭露太多,恐有著作權相關的問題,另一方面,我也怕大家看了我「精闢」的說明後,就不看書或買書了,關於這點,大家還是自己去找書來看吧!

留或不留


是作者在本書尾聲中和自己的對話,也是所有為人父母的讀者該靜下心來問自己的問題。
P.252
留或不留,這問題確實曾浮現我們腦海,帶著一絲苦澀幾分感嘆。
如果不曾進入他國的教育體系現見孩子沉浸其中而展現歡顏;
如果不曾感觸在一個安定和諧社會裡,教育者與受教者各自享受的滋味;
如果不曾聽聞民此地的台灣朋友其子女皆蓬勃學習的經驗;
如果不曾自己的國家不是一個長期漫政治濃霧以致看不到未來的地方;
我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年人,何須面對留與不留的尷尬難題?

我豈不知,我回去之後要面對什麼樣的台灣教育?
我豈不知,台灣前途落入哪些人手裡?
我豈不知,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台灣變成理想社會?
我豈不知,我這道道地地台灣女人所生之子,將因其有個外省爸爸而變成政治青面獠牙口中必須趕走的第三代外省豬。

我知道得不少,唯一不知,拒絕孩子留下來的請求是不是對的?我會不會帶著懊悔一天天老去?

這確實是我為人父後日夜擔心的事情,也是我在文章一開始自問的問題。

如果把適應力良好的小孩,放到一個與他父母不同文化的地方,從小開始說不同的語言、接受不同的教育。

長大後,雖然能使他在國際人力市場中有更強大的競爭力,但卻不知道自己從那裏來、也無法了解父母的文化,這樣的結果,會是我希望的?
P.256
但是,留下來,會不會有一天也充滿遺憾?

我們怎可能一直活在一個社會光明燦亮的那面,勢必一步步走入其陰暗污穢處,那時,來時路已斷而前途未卜,我難道不會軟弱?

快樂的小學童年短如一夢,中學青春期是人生轉捩大站,他,一個黑髪黃膚的台灣青少年,如何積累文化、安頓認同?如何抬頭挺胸解釋自己是什麼而不必遭受異樣眼光?當他遺忘中文,等同掙脫原生的家族懷抱、切割文化筋脈、拔除土地根性而完完整整成為浮游國際的個體時,這樣的異鄉人,若有一天,渴望落地生根、期望被原生社會接納而不可得時,會不會從內心深處發出嘆息?
只有父母才需要面的矛盾情結。

我們既希望孩子能在一個最適合成長的地方扎根、茁壯,當他找到一塊適合的地土時,就又希望他能認同自己的文化,不忘自己來自何處。
P.260
孩子成長的路上不應只有學業,親情與根性亦同等重要。

「根與翅膀」的概念又浮現腦海,我們給他機會打造翅膀,但怎能從小失去了根?

當父母把自己的文化、血緣、親情,與小孩的未來,一同放到天平兩端時,熟輕熟重的問題始終縈縈纏繞著父母。有的人選擇留在台灣但接受不同的教育,有的人離開台灣接受異鄉文化,有的人在兩者之間試著取得平衡。

聰明、而有智慧的讀者,如果你是作者,又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是像作者選擇讓小孩回到台灣唸書嗎?

小結


上面我所介紹的主題,是因為我自己的成長歷程與經驗,讓這些主題能在閱讀之後,在腦海中久久迴盪,甚至需要闔上書、靜心思索。

我想如果你是願意為小孩的未來思索的父母,我想這本書也同樣會吸引你的目光。因為,「為子女規畫未來」本來就是父母的責任,只是最後的行動會因為目標、資源,而有所不同。

但不論每個人的規畫如何不同,但我都推薦你用自己的方式、角度,去看、去思考這本書所介紹的主題。最後,會從這本書中看到什麼,我也不能預期,但我知道一定和我的有些不同。

如果你也願意和大家分享,請在「留言」留下你心中的話或你的選擇。另外,老實說,我看不太懂「口香糖」和「堅持下去」、「嘗試就會得到樂趣」到底有什麼關連,如果有人知道,可以留言告訴我嗎?謝謝!
  1. 維基百科 -《簡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