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解釋成「不吃四隻腳的肉」,他們就比較明白了。
這促使我寫這篇文章,好讓更多人知道我不吃紅肉的原因:希望對這個世界更有供獻、還有「紅肉」會使我「賴活」。當然,如果有人看了這篇文章,而選擇少吃/不吃紅肉,那也算是我對世界的小小供獻。
祝大家都能「好死」!
「一路玩到掛」的啟示
在 2010 年農曆年前,我在 HBO 又看了一次「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
Photo from HBO
看完後我突然想到,「如果我現在死了,在喪禮上親友將會如何介紹我這個人?」簡單地說,就是「我這一生到底對世界有什麼供獻?」
惟恐對世界沒有任何供獻,所以我希望在世的時候就做一些具體的行動,讓世界能因為我的存在而有所不同。所以我決定吃能減碳、少用水、環保的食物,使世界更環保。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人類(尤其是美國)用玉米飼養的牛、豬、羊的過程,非常不環保:
- 它們排出更多的甲烷:
餵食玉米比餵草料,因為消化不良的關係,動物會放更多的屁,排出更多的甲烷,破壞了臭氧層; - 它們消耗了更多的水:
我聽到的數據是 1 公斤牛肉得消耗 1000 公斤的水,遠高於養家禽的量; - 它們從從牧場到餐桌的過程會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從出生、飼養、屠宰、運送的過程,1 公斤的牛、豬、羊肉會比雞、鴨、魚肉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而且,我知道唯一能讓生產者改變的方法,就是用消費者的選擇。所以我決定從那時後開始,不再吃紅肉。
雖然我每個月都還是參加了「台訊美食社活動」,但我既然不吃紅肉了,儘管美食當前,我仍然只吃非紅肉的部份,而且我也從來沒後悔做了這項選擇。
關於「紅肉」
只是,我得先說說關於「紅肉」的事。
一開始我告訴別人我不吃紅肉,大家都以為煮熟變白色的肉可以吃,如:豬肉。
但維基百科內其實有對「紅肉」解釋的很清楚。
紅肉的顔色來自於哺乳動物肉中含有的肌紅蛋白。肌紅蛋白是一種蛋白質,能夠將氧傳送至動物的肌肉中去。適合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收縮速度慢但適合長時間運動。
烹飪好後的食物的顔色不能作為判斷是否紅肉的標準。不管牛肉做成什麼顔色都是紅肉;同樣,豬肉雖在烹飪時變為白色,也是紅肉。
相反的,鳥類(雞、鴨、鵝、火雞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 或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等非哺乳動物的肉都不是紅肉(可以算作白肉)。儘管如鮭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
從這個說明來看,判斷紅肉的標準在於「肌紅蛋白」,而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這包括了台灣比較不常吃的:鹿肉、兔肉。
我怕「賴活」
另一個讓我決定放棄口慾的主因,是以前學八字時,老師一看到我的八字就說我是「病中亡」,簡單地說我是那種會得慢性病、然後在床上病到死!
老實說,我不能說自己「不怕死」!
因為不論我怕不怕死,結果都還是會死。只是我從親戚和其他人身上看到了沒有尊嚴的「賴活」,這才是更讓我更害怕的!
我所謂的「賴活」,就是必須靠其他器材才能維繫生命,直到主要的器官一個接著一個失去機能,拖了一段時間後才因為器官衰竭而死!
重點是在步入死亡的過程中,不只身體因病徵而痛苦,家人也因為照顧病人而痛苦,而且還浪費了大量的金錢治療不可能治癒的病/症。
常見「賴活」的症狀
最常見到「賴活」的例子是:中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這甚至讓許多家庭因此而破產!
但要降低得中風的機率,減少攝取「紅肉」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這是因為紅肉中含有過多的「飽和脂肪」再加上自由基,會在血管壁上產生斑塊,這些血斑剝落後流入腦中就會形成腦血栓,進而引發中風;但如果血斑持續堆積在血管,就會讓血管慢慢硬化、增加心臟收縮/舒張的壓力。尤其是家族成員中有此病史的人,得此症的機率更高。
Photo from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至於老饕們最愛的「精瘦紅肉」(如:牛菲力),在美國「自然醫學雜誌」的文章中指出,紅肉所含的左旋肉鹼會在被腸道中的細菌分解後形成更高的膽固醇,進而增加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至於癌症,有些研究說是「機率問題」,有的研究說是「飲食習慣」,有的研究說是「環境因素」,有的研究說是「心理因素」,反正是眾說紛云。
不論什麼原因,我發現只有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才能避免、延後或減輕這些問題。
選擇是關鍵
我在《選擇》一文中提到:
當有一天,某個人的腦血管因為硬化而破了(中風),經過搶救後,他的身體不能動,但腦筋還很清楚,這時他可能會想:為什麼我會生這個病呢?
其實不只他,每個得癌症、得高/低血壓、糖尿病、或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也同樣會問這個問題。
「是因為我昨天吃了什麼不該多吃的東西嗎?」
「如果不是昨天,那是前天吃了什麼不該多吃的東西嗎?」
「如果不是前天,那是大前天吃了什麼不該多吃的東西嗎?」
如果一直問下去,你會發現,過去的他每一天好像都沒有吃了什麼不該多吃的東西;但如果你持續追蹤,你會發現他不過就是偶爾、經常吃了不該多吃的東西,然後每次都認為偶爾吃一下沒關係。
只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經過複利的加乘效果,最後超出了他的預期。
因此,每天的飲食看似不重要,但日積月累量變會產生重大的質變。
簡單地說,思想改變行動,行動累積成習慣,習慣改變未來!
我不吃的食物
另外,我也發現除了紅肉外,其實還有其他食物也會造成身體衰弱。所以我決定不吃以下食物:
- 牛、豬、羊及其加工食品,如:貢丸
- 含有反式油脂的東西,如:爆米花
- 用蛋白質組合的食物,如:魚塊、雞塊、火腿、組合牛排。
我會懷疑食物的材料是不是加入了其他的添加物。 - 高鈉的食物,如:味精。
過多的鈉會導致腦部運作失調 - 太便宜的食物,如:工業醬油。
如果價格比家庭採購還便宜,我就會懷疑裏面的成份 - 加太多食品添加物的食物,如:沒加蛋的布丁、沒加奶的奶茶、沒加水果的水果牛奶、融化後還能維持形狀的霜淇淋。
- 垃圾食物,如:碳酸飲料(可樂)、所有的手搖飲料(珍珠奶茶)
因為我不想再花錢吃垃圾!
我得承認自己很喜歡喝可樂,尤其是在壓力極大的情況下!但一罐 330 ml的罐裝可樂,竟然含有 30 g 的砂糖(或等質的玉米糖漿),而這正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我儘量少吃的食物
我也儘量少吃以下食物:
- 油炸食物,如:鹽酥雞、炸雞塊、炸薯條...
這會讓腸內充滿油膩的大便! - 含有豬油的魚丸、花枝丸
- 煙燻的食物,如:燒臘、烤鴨、烤雞...
我其實很喜歡吃廣式燒鴨和燒雞,但這個會致癌(鼻胭癌、大腸癌),只要看香港人的癌症統計就知道! - 發酵的食物,如:臭豆腐、豆腐乳...
我最喜歡吃臭豆腐,但這個很明顯就是胃癌的致癌物! - 燒烤,如:烤肉、烤魚、烤雞...
脂肪在高溫下就會變成聞起來很香的物質,那就是致癌物啦! - 生冷的肉類,如:生魚片、韓式生螃蟹。
某些大型魚類的身體內有寄生蟲,必須完全煮熟後才能吃! - 生菜沙拉
蔬菜裏面有很多生物鹼,人體並不像草食動物一樣能消化它,長期食用身體會出問題!
小結
以上就是我為了能「好死」,在飲食習慣上所做的所有努力!
其實還必須搭配正常的生活作習,才能讓身體更健康,不過這我就下次再說好了。
但我說到這、還是沒說所謂的「好死」是什麼?
其實我也不能明確定義「什麼是好死?」但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想「賴活」,同時,我希望在死前能少受點罪!
如此,我就心滿意足了!
後記
其實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不乾脆選擇吃素?
一、我還只是個凡人,所以,我目前還是會想吃肉!
二、我家沒人吃素,所以直接吃素,會給自己和做菜的人帶來麻煩。
三、如果有一天,時候到了,我應該也會吃素。但目前時候未到!
- 維基百科 -《紅肉》
-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Diet and Heart Disease》
Jose’s Google+ profi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