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04 年,楚漢爭霸後期,劉邦謀士陳平巧妙使用離間計,使多疑又剛愎自用的項羽誤以為范增勾結漢軍而削去范增兵權,使范增一氣之下告老還鄉,途中所發生正史中未記載的情節。
張良送別范增
范增離開項羽告老還鄉。儘管舊疾背疽復發,仍冒著風雨在渡口準備搭船返回彭城。張良聞訊後快馬趕上,想為這位忘年舊友送行。
范增在渡口看到張良騎馬趕到時問:「你是衝著老夫來的吧?」
「我是來為先生送行的。」張良回答。
「楚國不容於我,我已經沒有什麼價值,張子房,你何必趕盡殺絕呢?何不讓老夫再多活幾載殘年?」范增問。
「范先生別誤會,子房只是孤身一人前來,並未帶任何兵器人馬,只望能與先生同飲共醉。」張良解釋。
范增感嘆的說:「人逢絕處看問題,總是往壞處想,沒想到我還有一位往日知音能為我送行。」張良遂邀范增一同在亭中飲酒話別。
在涼亭中,范增感嘆世事的變化,人生的成敗與無常。張良則感嘆成敗一言難盡,世事變化無常。范增話鋒一轉,氣憤地說:「我一直在想,肯定有人暗地在軍中使了離間之計,才讓老夫栽到了他的手裡。」
「子房不屑用此等計謀,但難保別人不用。」張良接著說:「不過事情到了今天的局面,這其中還有個重要原因。」
「什麼原因?」范增反問。張良拿出當時藏起來的那顆白棋子,遞給了范增,說:「你我初次相見,曾對奕亭中,子房曾輸給先生一局,還曾記得?」
「這...」范增看了手中的棋,看了一下子房,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半响,張良問道:「先生,眼下風雨交加,孤舟強渡,恐要涉險。不若暫留下來,待風雨過後再做計較?」
「既然是天數有定,孤舟又哪怕強渡呢?」范增執意離開「在此,老夫向子房告別,咱們後會有期。」
「先生千萬保重,後會有期。」張良作揖道別,范增上了孤舟離開。他在舟中把玩著手中的棋,兀自地思考著。
張良初遇范增
時空回到秦朝末年,張良帶著書僮行在山林。忽聞一老翁高歌漫步,張良前往攀談,竟發現老翁便是范增。
張良與范增相談後一見如故,相約下棋。下到最後,張良一摸棋盒,才發現無子可下,莞爾一笑:「我輸了!」
在一番揖讓中,兩人相揖道別。
待范增離去後,張良拿出偷藏的一只白棋:「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
「先生,為何要留有一子?」書僮問道。「初次相見,何必趕盡殺絕!」張良回答。
此後多年范增與張羽各為其主。范增先為項梁謀士,在項梁死後成為項羽謀士,為項羽所倚重,被尊為「亞父」;張良則為劉邦效命,是劉邦的重要軍師。
但范增混然不知張良在那場對奕中詐敗,所以曾多次跟項梁提及張良略遜自己一籌,卻不知這是張良為自己所埋的伏筆,讓范增多次在重大決策中因錯估張良而栽了跟斗而不自知。
范增恍然吐血身亡
場景回到雨中船篷,范增低頭兀自玩弄著手中白棋思索。
「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好你個張子房,老夫愧不如你啊!」范增恍然大悟地笑:「你凡事都留有退路,而我卻是鋒芒盡露啊!自封退路。我輸了!我輸了!」
范增這才回想楚軍與漢軍的相爭中,自己仗著才能與見識,多次與項羽扞格不入(因為他根本認為項羽是一介武夫);也因為輕視對手(因為他覺得劉邦是流氓),使張良多次利用這個弱點,使項羽錯失除掉劉邦的機會,最後因為輕視對手的智囊(包括張良),使項羽中了離間計,導致自己得落寞地離開項羽。
而且他知道自己一離開,天下將是劉邦的。過去的所有努力,都將在他離開後化為無有。但這一切的局面,卻都是自己個性使然。
范增不禁悲從中來,他步出舟棚,在風雨中高歌一曲後,吐血身亡。
反觀張良
我們看到了范增的下場,那張良呢?
張良每每在劉邦危險的時刻,謀劃獻策。劉邦也每每靠著他的計謀絕處逢生,最後創造漢朝盛世。
直到公元前201年,劉邦平定天下後,漢王朝成立後大封行賞,眾臣爭得頭破血流之際,唯獨張良謙讓不受,甚至不吃五穀,足不出戶,並執意求去:「追隨赤松子(活了數百年的古代神仙)並探求長生不老藥。」
此種的引退,與其他開國功臣一比較明顯不同。但在開國重臣「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之際,他遵行道家法則,再次離開了劉邦,離開了複雜的宮廷生活與鬥爭,修身養性避開災禍,是少數能安享晚年的開國重臣。
太極拳的精髓
這讓我回想前同事C先生教過我一小段的太極拳。
他說太極拳改良了少林長拳中直來直往的特色,反而在每個動作的「勢」將盡時就止住。如果從頭到身體畫一條軸心線,太極拳中以手肘為半徑外的動作就不再跟進,這減少了追擊對手的機會,但也同時減少自己因失去平衡而被擊倒的機會。
在工作中,C先生在為人處事上也應用了這個原則,避免和人有正面、直接的衝突,雖然表面上吃點虧,但他非常務實地在個人原則和現實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非常值得我學習。
我然後領悟:作人、作事的差異就在這方寸之間。
只是,我卻一直要到今年,才明白這個道理。
後記
標題的英文「There Are Things Which It Is Not Wise To Do」出自聖經經文。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
"We are free to do all things, but there are things which it is not wise to do. We are free to do all things, but not all things are for the common good. " (1 Corinthians chapter 10:23)
這段經文,直接呼應了張良和范增的處事哲學的差異。
Jose’s Google+ profi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