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
我看到家附近的一間房子貼上了要賣的招牌,所以打了聯絡電話給永慶房屋業務。只是出乎我意料的事,是連續打了三通竟然都沒人接!
後來隔了三分鐘,才接到了永慶房屋業務的電話,他說要和屋主約好,但先和我約明天(4月17日)的下午兩點半,在屋子的樓下等。
4月17日
我在下午兩點二十八分,到達了約定的地點,沒看到永慶房屋業務。
又等到了下午兩點三十五分,才打了三通電話,竟然又是沒人接。

所以,只得和妻子與小孩悵然而歸。
走到半路,接到了來自永慶房屋業務的電話,不過,不是問我有沒有到,而是問我是那位。
看來這時打電話來的這位業務,若非昨天的那位業務,就是他忘了和我約定的時間,以致於未依約前來。
我告訴業務「我昨天和接這支電話的永慶房屋業務約好了要看房子,結果沒看到人來。」
「我要到四點半才有空,我們可以約下午四點半嗎?」這個業務回答。
「如果你約了我現在不來,就算了。」我回答後就掛掉電話了。
我聯想到的
竟然是自己還真傻,為什麼要和他繼續囉嗦呢?
這是我腦中浮現的,是前一陣子永慶房屋發生業務與其他公司業務打架的新聞。如:蘋果日報的《8房仲搶客混戰 大鎖敲頭》。

又或是TVBS的《「打房」!永慶vs,台灣房仲 搶客打群架》。

我想要建議
永慶房屋除了要教業務員不要打架外,至少也要向信義房屋學學,因為他們的名字還冠上了「信」這個字。
你們咧?
從上回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一點進步也沒有!
後記
其實,這篇文章我想突顯的是房屋仲介業者不光是要努力的拓店、打廣告、找所謂的業務高手。
消費者或許不看電視,所以廣告可能對他們沒用。消費者也可能不上網,所以再多的網站、軟體,也可能對他們無用。
反而經營系統的維持、業務員的品性反而更重要,因為這些才是消費者接觸後,影響他們對房仲品牌觀感的第一手資料。
不然,店拓越多、人才越多的下場,只是讓越多的「人才」成功地對消費者「建立」更多負面印象討厭你。
至少,這個方式對我是成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