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為了回答MaoYang的問題,我將回應分成兩篇文章:
- 關於「研發記錄簿」
- 為什麼工作還是接不起來?
這是第一篇,我將說明我所知道的「研發記錄簿」。
我服務過的公司
大多都有設置「研發記錄簿」這個原本立意良善的制度,但根據我的觀察,這幾乎已經變成徒具形式的活動了。
另外,我服務過的公司中也曾遇到MaoYang所說的問題:記錄在「研發記錄簿」的內容沒人看,這篇文章就是要討論相關的事項,我認為可以從以下的幾點分別說明:
- 關於「研發記錄簿」;
- 「研發記錄簿」的功用;
- 「研發記錄簿」的形式;
- 「研發記錄簿」執行成效不彰的原因;
- 改進「研發記錄簿」的方法。
關於「研發記錄簿」
依照「研發記錄簿」的名稱,自然只有研發部門的人才需要寫,如果要讓一般工作性質的員工也能使用,名稱自然也可以改成「工作記錄簿」,這樣就可以不限於研發人員才能使用。
從實務面來看,以PDCA循環來看「工作記錄簿」,它是橫跨P、D、C、A之間的活動。
以我自己過去的使用方式為例:我在作測試前,會先想要如何測試,然後作成測試計畫、和測試個案,接著印出、剪下、再貼到「工作記錄簿」上。
在測試時,就依照「工作記錄簿」上的表格,一格、格填入結果,接著會在檢討測試報告的會議上,在「工作記錄簿」上記錄不相符的部份,並回頭修改測試計畫、和測試個案。
所以對我而言,大多數的工作從規畫階段一直到執行、記錄成果、進度,檢討問題、進一步的改善行動都記錄在文件中。
但我也得承認,寫「工作記錄簿」的唯一缺點就是耗費時間,但我自己寧願將這個成本視為一種管理成本,至少能有效管理工作記錄。
「研發記錄簿」的功用
- 保存證據
像是作IP的公司,就必須透過「研發記錄簿」來記錄工作過程中的發想過程、實驗記錄、討論內容、成熟度,這樣未來如果遇到專利糾紛時,就可以以此作為舉證。 - 記錄工作知識
可以記錄工作中處理問題的手法、技術手段,作為未來的參考依據。 - 記錄進度
可以記錄工作的進度。
「研發記錄簿」的形式
記錄的形式除了用紙本外、其實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 像是某些公司,就把手寫、或是電腦文件的格式,改成了電子形式,這樣就不必再重覆謄打,節省了轉換成電子形式所需的時間。但這個方式未來要查詢時,只能靠關鍵字來找資料。 作得更好的系統,是專門的工作記錄系統。透過這個系統可以將工作記錄,分別依照不同的產品、專案作歸檔,這樣除了可以依照不同的產品、專案來詢找過去的資料,更進步的還可以透過累績的資料,統計工作時數,甚至計算產品、專案的成本。更好的系統
更進步的公司,會將工作記錄系統與考核系統合併,這樣除了有工作記錄系統的功能外,還可以每天追蹤工作進度,並進行工作考核,不用再等到每季、每年準備考核資料,能有效的提昇工作效率與考核效率。 更棒的系統,除了具有前述系統的功能外,還將工作記錄系統和KM(Knowledge Management)系統整合在一起,這樣工作過程中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事項,可以直接在KM平台發問、並尋求解答。 這樣有能力回答問題的同仁,就可以直接在KM系統上和同事互相討論問題,這些互動也會一併列入自己的工作記錄和績效內,管理者就可以直接在系統報表內知道工作者的表現。 但這必須特別說明:如果有牽涉到專利、著作權的內容,目前仍然將以紙本為主要的證據,因為它通常一經記錄後即無法再改變內容。不過最近美國的法庭已經能接受用mail作為證據來源了。「研發記錄簿」執行成效不彰的原因
根據我觀察服務過的幾間公司,我發現大多數的公司執行「研發記錄簿」的成效不彰,追究其原因我自己認為有以下的因素:- 不了解設置的目的
我發現有許多主管根本不了解這項活動的目的,過去也沒有接受相關的訓練,這導致他們往往輕視這個活動。 - 缺少相關的教育、訓練
要讓這些主管接受「研發記錄簿」,就必須要靠教育、訓練,讓他們知道為什麼需要「研發記錄簿」,以及它的重要性。當改變了他們的想法後,就會影響到了更基層員工的行為了。 - 管理系統有缺陷
此外,因為主管根本不了解「研發記錄簿」,自然不知道它們能如何幫助自己改善管理成效,自然忽略了「研發記錄簿」能勾稽工作績效的功能,因為「研發記錄簿」流於形式,部屬自然也不用心填寫了。
改進「研發記錄簿」的方法
我自己認為,設置「研發記錄簿」不光只是要求員工每日填寫之外,還必須搭配其他的活動才行 。 在員工一進入公司時,就可以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培養:正確撰寫「研發記錄簿」的能力,同時建立對專利的正確認識和敏感度,這樣他們不但會知道自己寫的東西,或許有一天會變成法庭上的呈堂證供;也會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有那些東西可能可以申請專利。 主管應該要花時間定期Review部屬的「研發記錄簿」,因為他們通常都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所以他們除了可以必須見證內容的有效性以及時間點(這樣可以在採用「先發明原則」的國家申請專利的過程中提出時點的證明),還可以提前瞭解撰寫的內容是否具有申請專利的價值。 此外,從這個活動他還可以知道部屬的:- 每個進行中的工作事項(技術)是否與計畫相符?進度(成熟度)如何?
- 對於領域知識的了解是否正確?
- 工作中有遇到那些問題?解決手法為何?
- 記錄內容的品質高低?
- 是否需要提出專利申請?
- 張彩菊-《研發記錄簿對專利申請的作用》
- 經濟部工業局「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研發記錄簿使用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