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0

油價上漲後的台灣

這篇文章是我在2008年6月30號在部落格內發表的文章,經過改寫後,重新發表。

從2007年開始,油價就開始上漲,原油每桶從2007年1月的50美元、再漲到2007年8月的75美元,一直到2008年6月30日盤中一度創出142.99的油價新高點。

但我卻認為這是台灣進入下一個經濟模式的契機。

WTO


是以已開發國家所建立的遊戲規則。

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美國與歐洲政府不斷給新興市場施壓,要求他們全面開放國內的市場,讓歐美的商品可以大量輸入。但繼續追溯它的前身,我壓根認為就是200多年前工業革命後以蒸汽為能源半自動生產的低成本產品、利用海權向外輸出的模式的翻板。

但這次有些不同:

  • 當時被輸入的國家,也有機會向外輸出;
  • 解決爭端的方式,由戰爭換成了談判、與懲罰性關稅;
  • 運輸方式除了海運外,還加入其他運輸方式(如:空運);
  • 輸入國也有機會大聲說話(如:中國);
  • 依靠的能源由煤換成了石油。
  • 輸入的產品從紡織品換成了其他商品。

除此之外,我實在看不出現在的WTO和當時的帝國主義侵略情況有什麼太大的差異。換句話說:世界不僅不是是平的,根本就是斜的(以後我再以這個為題發表我的看法)。

低油價造就世界貿易


此外,WTO 貿易自由化談判所帶來的關稅減讓模式要能成功,還必須建立在一個前題之上:低油價。

只有在低油價的情況下,才允許將一顆蘋果從智利飛18600公里到台灣來賣。但在油價一定越來越貴的情況下,這樣的情形可能將不再被允許。

所有的原料、零件與成品將無法再不分貴賤的從地球的一端運送到另一端販賣,取而代之的將是只有真正的利基產品,才可以享有向外銷售的資格。

什麼是利基產品?簡單的說就是那些輸入國無法自行生產、製造的商品。

以台灣進口的農產品為例:進口農產品光是運費就佔了接近3成,從2006年6月開始,在短短兩年內,出口商品必須負擔的海運成本已經上漲了350%。

所以到了最後,值得進口到台灣的農產品就只剩小麥、小米和台灣無法自行生產的作物。但也因為台灣沒有礦物的產出,所以原物料即使再貴還是得靠進口。

台灣模式


過去30年,台灣就是依靠進口這些台灣沒有生產的原物料、再經過加工並出口到國外的商業模式賺取外匯,而且這個模式具有幾個特徵:

  1. 大多是幫人代工、沒有自有品牌
  2. 直接生產成本佔了所有成本的絕大部份
  3. 污染程度較其他的產業高
  4. 毛利將隨著競爭者的加入大輻降低
  5. 會在數年後因為生產成本增加而失去竸爭力,變成逐「低生產成本的水草」而活
  6. 耗費大量的能源(油、電)與資源(水)

台灣的產業模式必須改變


當油價一上漲,出口到外國的成本大輻提高後,那些低毛利、運費佔成本比例高的產品因為再也無法享有依靠低油價的優勢。

換言之,那些依靠規模經濟的產業,將不一定能再享有此一優勢。因為,越大的產量將使單位生產成本對油價的變動將更加敏感,以台灣的電子代工業所涉入的供應鏈為例,如果不隨著這個趨勢改變,原本電子代工業的優勢將隨著油價高漲而消失殆盡。

台灣的這些產業將會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真正具有高毛利、運費佔成本比例低的產品,才能繼續享有競爭的優勢。

此外,這些產業在經營上,也必須作一些改變:
  • 將搬到更靠近市場的地方,以享有因更短的距離所產生:資訊、物流、庫存上的優勢,台灣廠商也必須學著變成跨國經營的模式,但這直接考驗了管理上的難度;
  • 昇級成更高毛利型態,如:朝產品、研發、設計靠近,因為品牌價值可能會創造更高利潤,而腦力優勢更不會因著距離市場遠使運輸成本上漲。

換句話說,只靠代工、無法隨著這個趨勢轉型成功的公司,將會被其他能成功轉型的公司所取代。

高油價對台灣農業的影響


另外,島內的運輸成本大輻提高,將有助於消費者選購國產農作物。

運費的提高將使進口農作物價格提高,高價格的農作物將吸引更多的人願意務農產出在地作物,以極地的運費銷售至最近的消費者手中,最後將使消費者在全台灣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更多機會買到在周圍50公里內所生產的新鮮農作物。

如果這個經濟模式成立,我們將有更多的機會吃到:
  • 當地:因為得要降低運輸成本,由本地生產更便宜、
  • 當季:因為順著時節生產的作物抵抗力強、病蟲害少、產量大、
  • 新鮮:因為油電價格提高,使冷凍儲存食物的成本提高,

而不再需要由國外進口,台灣能自行生產的農作物。

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個人認為不需要過度擔心油價上漲,我們反而應該利用這個趨勢改變自己。台灣總不能老是用舊的經營方式來生存,總得想個什麼法子提昇自己。

  1. Google Maps Distance Calculator
  2. 商業周刊1073期「高油價打擊經濟全球化」
  3. 鳳凰衛視十年十倍油價為何瘋漲
  4. 中國證券報-油價新高紀錄再度改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