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篇文章,《2015 June CISA Exam Taiwan CAA Class 認證研習班 2》我提到自己參加「2015 CISA 認證研習班」課程的收獲,在《2015 June CISA Exam Taiwan Learning 學習 3》內則提到自己學習 CISA 和準備考試的過程。
在這篇文章,我會特別介紹自己報名 CISA 和考試技巧,以及考試成績的計算,希望對其他有志考 CISA 的朋友有幫助!
以下列出自己報名 CISA 與考試經驗:
CISA 報名與考試 - 加入 ISACA 和報名 CISA
第一次加入 ISACA 的年費是美金 195。
以我參加的考試來說,報名 CISA 考試的費用是美金 565。但以下情況會有折扣:
- 加入 ISACA 會員後就變成網路報名,可以節省美金 75,報名費就變成美金 490
- 早鳥優惠可以節省美金 50,報名費就變成美金 440。
但要請大家注意:
- 加入 ISCA 是審核制,並不是你想加入、繳了錢就立即生效,通常會需要 3 個工作天的審核,通過後 ISACA 資格才會生效。
- 報名 CISA 考試的網路報名折扣必須等 ISACA 會員生效後才有折扣。
- 大家在報名 CISA 時,不要等到最後一天才報名,以免無法享有 ISACA 會員報名折扣。
加入 ISACA 後,可以憑 ISACA 會員號直接免費加入中華民國電腦稽核協會 (CAA),第二年後改繳 CAA 年費 2000 元即可延續 ISACA 資格。如果在 ISACA 延續 ISACA 資格,需要美金 117.5,換算台幣約 3500 元。
另外,報名時使用的英文名字很重要,必須使用有照片的官方證件上的英文名字,所以建議大家直接使用護照上的名字。
最後,我再上去找考試資訊時,發現 CISA 考試的報名費有小漲,所以大家實際報名的金額應該不同。
CISA 報名與考試 - CISA 考試過程
在報名後,除了會收到報名完成的 mail,裏面會有費用的說明,以及如果要取消考試的最後期限。
同時,還會收到一封主旨是「ISACA Exam Admission eTicket」的 mail。裏面除了說明考試的日期、時間、地點,還會告訴考生要印出「ISACA Exam Admission eTicket」並帶到考場!
本次考試的地點在台北科技大學的宏裕科技研究大樓的二樓,可以從新生南路上的側門進入,左手邊第二棟就是了。
考試日期在報名時就知道是 6 月 13 日,但考試當日的時間分配要等收到「ISACA Exam Admission eTicket」才知道:
- 報到時間 (Report time): 8:00 AM 可以拿護照和「ISACA Exam Admission eTicket」在報到地點排隊報到。「ISACA Exam Admission eTicket」必須印出紙本、並帶到考場!
- 口述指引時間(Oral instruction time): 8:30 AM 8:30 進場後,監考人員會指引大家填寫考試 ID 、地點 ID、考生 ID、考生姓名。同時也會詢問大家對考試的光源、空調有沒有問題,需要更換座位。
- 考試開始/結束時間 (Exam start/end time): 9:00 AM to 1:00 PM 整個考試就是四個小時,是我參加過最長的考試!
除了 2B 鉛筆、橡皮擦、手錶、護照、外套、「ISACA Exam Admission eTicket」外,其他東西(包括手機)都不可以帶進考場,必須放在走廊上。整個考試過程,一次只允許一個考生出去,每次出去前都必須先舉手登記後,才允許離開教室。
我建議大家可以把水和食物放在包包上,每次出去時除了上廁所外,可以順便喝點水和吃點食物,以免血糖過低和脫水而影響考試。另外我也建議大家帶個小外套,以免因為吹冷氣太冷而影響考試。

CISA 報名與考試 - 答題技巧
CISA 考試是採用傳統考試模式作答,也就是說要帶 2B 鉛筆劃答案卡。
答案卡只有一張:
- 正面:考試 ID 、地點 ID、考生 ID、考生姓名的空格、以及 1-80 題的答案格。
- 反面:81-200 題的答案格。
因為考題有 200 題,如果扣掉檢查考題的時間,我建議大家平均分配到每個考題的時間不超過 45 秒,一旦看過 15 秒仍然不確定答案,就立刻跳過,先完成有把握的題目,並累積檢查考題的時間,不要一直執著在不會或不確定答案的題目上。
我的答題步調是每 20 個考題一個單位,剛好就是答案卡的一列。我在第一輪會把確定題目的答案寫在考題的前方,待完成一個單位的考題後再一次填入答案卡上,填完後立即檢查一遍是否有錯誤或遺漏。
等到第一輪的 10 個單位都掃過後,再開始第二輪:思考不確定答案的題目,並把答案填入考題的後方,同樣是等一個單位的考題完成後再一次填入答案卡上。
等到第二輪的 10 個單位的答案都寫完後,接下來就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去檢查第一輪比較確定答案的題目(答案在考題前方),或是檢查第二輪比較不確定答案的題目(答案在考題後方)。
以我來說,我是選擇檢查第二輪比較不確定答案的題目(答案在考題後方),因為我從過去幾次做考題的經驗來看,第一輪答對但第二輪改錯的機率較第一輪答錯但第二輪改正的機率高出許多,所以我把時間聚焦在那些比較沒有把握的題目上。
CISA 報名與考試 - 成績與計算
我在 7 月 18 日收到通過 CISA 考試的通知。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exam with a total scaled score of 474. For your information, your exam results by area are provided below.
SCALED SCORES OF YOUR PERFORMANCE BY AREA:
The Process of Audi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500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IT: 458
Information Systems Acquisitio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543
Information Systems 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 Support: 431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Assets: 458
The above represents a conversion of individually weighted raw scores based on a common scale. As such do not attempt to apply a simple arithmetic mean to convert area scores to your total scaled score.
信裏面特別提到「上述表示的分數是基於共同尺度單獨地加權原始分數的轉換。因此不要試圖採用簡單的算術平均數計算總分。」所以我重新加入了各章節的比重重新計算分數,終於算出比較接近的總分。
Area | Score | Weighteed | Weighteed Score |
The Process of Audi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 500 | 14% | 70 |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IT | 458 | 14% | 64.12 |
Information Systems Acquisitio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 543 | 19% | 103.17 |
Information Systems 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 Support | 431 | 23% | 99.13 |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Assets | 458 | 30% | 137.4 |
Total | 473.82 |
從上述的計算來看,官方宣稱的實務範疇和出題比重是很準確的。但仍然沒有透露原始分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另外,從考試結果來看,我過去的軟體專案開發的工作經驗,顯注地幫助我在第三章「Information Systems Acquisitio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的得分,不但彌補了我在第四章「Information Systems 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 Support」的失分,也拉抬了我最後的總分。
CISA 報名與考試 - 小結
以上就是我自己報名 CISA 和考試的技巧,以及最後的成績分佈。
我不敢保證自己的經驗一定正確,但從通過 CISA 的結果來看,這些經驗確實在我身上發揮功效!
所以,大家就參考、參考,有問題再留言詢問吧!
Jose’s Google+ profi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