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1

Think Waldorf 想想華德福 - 關於動手學習 About DIY

動手學習在華德福教育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份量。

這篇文章是我從和孺動手完成一個小包包為出發點,加上個人觀察後,所提出的一些想法,希望能提供其他人增進對華德福教育中動手學習的了解。
Heru DIY wallet

自造者小孩 Maker Kids


前幾個星期和孺為了送堂妹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決定自己設計一個手作小包包。

所以星期五從安親班回家後,和孺選了三種顏色的布,並在布上畫上圖案後裁剪。我回家時,看到她正和爺爺兩個人合作,把兩條粗毛線做成捲捲編,然後開始縫這三層的布。

老實說,我根本不會捲捲編,更別說是縫邊的技巧,還是和孺示範給我看後才會的。
Heru DIY wallet edge overlock

從這個作品來看,和孺還不是一個細心的小孩,所以,她收的邊縫合得還真的不大密,也不夠整齊。
Heru DIY wallet edge overlock

到了星期六早上我起床後,才發現她的進度很快,整個包包大約已經完成八成。

只是我發現她在束口的地方用了收邊的縫法,所以不大結實。所以我建議她拆開、用回針的方式重縫,但她聽不大懂我說的回針,所以我就示範給她看,完成了一邊的束口。
Heru DIY wallet edge

等我示範完後,她又用同一個方法很快地在十五分鐘內完成了另一邊的束口。接著她就把捲捲邊的毛線尾端,用兩個布面縫合裝飾。照片的右下方就是這個花型裝飾。
Heru DIY wallet edg

最後又把表面小花後面貼合用的雙面膠拆除,再用線重新縫合,就完成她的第一個手作作品。
Heru DIY wallet surface

重點在情意


從和孺的例子、以及我所觀察到手工課的成果來看,我發現大多數接受華德福教育的二年級小孩多已經具備完成這個小包包的能力,我甚至看過有些小孩有能力完成更難的作品,差別只在「動機」:為什麼需要自己做這個小包?

當然有許多小孩是為了完成課堂作業,有的小孩則是單純為了興趣,但對和孺而言,她只是想送堂妹一個禮物。這是我覺得和孺特別的地方!

當她心裏有了想送禮物的動機後,最後選擇自己做個小包包。接著她開始思考要做什麼樣的小包?在到處觀察後,最後決定了現在的這個設計,接著利用她學過的不同技巧、和手邊的材料,重新組合完成這個作品。

但更重要的,是她已經知道,只有手作的禮物才能傳達那些沒說出口的情意。

小孩不斷觀察和模仿


在和孺完成的過程中,同時也證實了這個說法:「每個小孩都有模仿的潛能。」差異在於小孩是依照自己的個性和興趣,去決定要模仿那些大人的行為。

所以,當我問和孺你怎麼會剪布的呢?她說「我看永婕阿姨剪布,就會了。」

我又問她你怎麼會縫邊的呢?她說「學校手工課有教。」

那你怎麼會捲捲編?她說「學校手工課也有教。」

我問她你怎麼會想出這個包包的配色呢?她想了一下,她說「我看別人有做出類似的包包,看過後就想要自己做出一個。」

其實這中間,她也會有疑問。就在我示範回針從兩條線的中間穿出來時,她就問我為什麼?我說因為這是束口,需要比較堅固的縫法邊緣才不會鬆掉。因為她的邊之前都直接用單針縫,並沒有利用回針增加縫線的力量。

後來,她又問了永婕阿姨相同的問題,當她也回答和我相同的答案時,我從和孺的眼睛看到,她是真的學會了!

因為從實作 -> 疑惑 -> 求證的過程,會加深一個人的記憶力和印象,所以我猜她應該會有很長的時間忘不了回針吧?

大人的態度才是重點


當和孺在自己動手做時,我發現「大人的態度」才是另一個重點。

在家裏,大人是陪著孩子動手做?還是覺得陪小孩一起動手做太麻煩?甚至覺得他們把家裏弄髒亂了?

至少在我們家,手作是一種生活習慣。

和孺的爺爺本身就喜歡 DIY。他的置物櫃、咖啡鑪和工具就是自己買材料改的,他還會把用過咖啡粉收集起來縫成枕頭,甚至娃娃車的輪子壞了,他也能找到鐵桿配上輪子,把車子修得比以原來更堅固。

Fixed Cart

此後每當有傢俱或玩具壞了,兩個小孩總是哭著找爺爺幫忙把東西修好!

和孺的媽媽每個星期六、日早上,都會看書後嘗試做一些小點心,從煎餅到印度拉餅到雞蛋糕。

而我會嘗試把要丟棄的牛奶罐,做成自動供水盆栽;甚至還把 IKEA 的衣櫃拉門,改裝到壁櫃上。

當大人的行為變化後,小孩也會很清楚地知道有那些行為在家中會受到鼓勵與讚賞。

所以,我最後開始思考該如何在自己的身上種下善因、才能在小孩的身上種下善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