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味噌半成品都是已經接菌的麥子,與煮熟、碾成泥狀的黃豆,但還沒有加入固定比例的鹽,所以拿回家後,還需要做一些處理才能放到瓶子裏發酵。以下就是我的完成步驟。
準備材料與工具
請準備以下的材料/工具:
- 鹽
因為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鹽,才有味道。 - 食物秤
因為要秤鹽的重量,我準備的是1公斤的秤。 - 藥用酒精與噴槍
因為要消毒器具與罐子。 - 湯匙
要把和好的味噌舀進罐子。 - 罐子
我準備了四個玻璃罐放味噌。 - 乾淨塑膠袋
我準備了四個乾淨塑膠袋墊在瓶口隔絕空氣。
Step 1:加入鹽
黃豆:麥子:鹽的重量比例大約是6:3:1。
所以我分別量了三包味噌的重量,分別加入等比例的鹽均勻的揉進黃豆泥中。
Step 2:消毒罐子和湯匙
我準備的是我媽媽買食物的罐子,先把內外都洗乾淨後,燒一鍋開水後用剛煮開的水沖罐子消毒。
消毒後我把罐子倒立,讓裏面的水流出來,然後再噴酒精,用罐子的餘溫把酒精揮發也把水帶走。
最後,不要忘了把酒精也噴在湯匙上消毒。
Step 3:舀黃豆泥進罐子
一開始我是直接把黃豆泥從塑膠袋直接倒進罐子,但我發現這樣會一併壓入空氣,而且很容易掉出來。

所以,後來我決定用湯匙一匙一匙地舀黃豆泥進罐子內,然後用湯匙把空氣擠出來,直到快九分滿。

Step 4:再次消毒
灑些鹽至黃豆泥表面,然後把罐口的鹽用紙巾抹掉,然後噴酒精至罐口消毒。

另外,我也把塑膠袋的內側反到外面後,在袋子上噴酒精消毒。

Step 5:封罐&標注日期
把反過面、消過毒的袋子平放到罐口,再把蓋子蓋上,接下來在瓶身上標注日期。

為了避免因製作過程可能的污染,所以我是把這三袋分別裝入三個不同的罐子,盛下的黃豆泥再合起來全放入第四個罐子,以便失敗時可以區隔出不同的來源,做為以後製作時的改進依據。
Step 6:先等待三個月
自製味噌是否成功,只要看前三個月的發酵狀況就可以確定。
因為上課時亞曼說還可以加入海帶芽,所以我特別又打電話給亞曼什麼時候才可以放海帶芽。「等三個月後,味噌發酵成功沒有異味,才可以放海帶芽試試不同的風味。」他說。
Step 7:再等待三個月
前三個月如果成功了,還要再等待3個月的發酵才會初步完成,但若是能等待更久會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