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5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這篇文章,是我在2008年4月10日寫的,到現在已經三年了。這篇文章就是以這個Base改寫的。

三年來,我嘗試學著當個5%賺錢的散戶,我大部份是成功的,因為我現在還虧的,是在這個日子前買的股票。

我發現自己最重視的美德之一就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送給所有的讀者。

想要脫離95%賠錢散戶的行列,就得要想辦法克服自己的錯誤,不然,就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重覆的錯。

戰國時代的智慧


這句成語是出自《戰國策.趙策一》。

戰國時,晉國王室政權旁落到智伯瑤、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四家,其中以智伯瑤的勢力最強。智伯瑤為了削弱其他三家勢力,就假借晉君名義向三家索求大筆土地,韓康子和魏桓子都依要求交出土地,只有趙襄子拒絕。

智伯瑤便以這個名義聯合韓、魏兩家在周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出兵攻打趙氏,雙方展開戰鬥,趙襄子採納謀臣張孟談建議退守晉陽固守,讓智伯攻了三個月仍不能攻克,接著又圍困晉陽一年有餘,最後智伯瑤在十六年(前453年)引晉水(汾水)淹灌晉陽城,使「城中巢居而處,懸釜而炊,財食將盡」,軍民病餓交加,十分危急。

趙襄子派出謀臣張孟談以「臣聞唇亡則齒寒。今知伯帥二國之君伐趙,趙將亡矣,亡則二君為之次矣。」成功說服韓、魏兩家倒戈,三方約定共同攻滅智伯氏,韓、魏聯手放水倒灌智伯軍營,擒殺智伯瑤,此戰為日後「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

由於在此役中,張孟談立下大功,趙襄子封給他許多土地和極高的官爵,不料張孟談卻因而要求辭官歸隱,襄子驚訝地問:「為君主立下大功的人,理應受此禮遇,這樣才能服眾啊!這也是先聖先賢們安定國家的方法,你為什麼要這樣呢?」張孟談答道:「我察看古往今來的歷史事件,知道君臣永遠無法共享權勢,真這樣做的,未曾有過好結局。前人的教訓,正可作為我們的借鏡啊!」趙襄子在他的堅持下也只好答應。張孟談於是辭掉官職,並把名下所有封地獻還,然後就在負親這個地方耕作自足。

這個故事中,張孟談所說:「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整句話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要把歷史的教訓轉化成自己的借鏡,學習前人的經驗,然後不再犯與前人相同的錯。只是「後事之師」不容易了解,其實這是「後事師之」,因為文言文為了保留文句與前文「前事之不忘」的對仗,所以由「後事師之」改成了「後事之師」。

唐朝的智慧


這個道理,不僅戰國時代的人懂,唐太宗李世民也了解這個道理,因此曾對魏徵有一句評價:「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因為唐太宗了解這個緣故,因此鼓勵臣下諍諫。

所謂諍諫,是臣下對於君主的意見或決定,提出相反的看法,所以諍諫是一種以下犯上的行為。對於臣下而言,諍諫需要勇氣,因為諍諫很容易觸怒君主;但對於君主而言,納諫則需要虛心才能接受臣下的諍諫。

因為要一個手握大權的君主接受他人的意見,往往會損及自己的權威感,換言之,就是有損君主的面子,這就算換做一般平常人,當他們做錯了事,說錯了話,當朋友加以糾正時,他們往往都不願意接受,因為認錯會有損自己的面子,故寧死都不認錯,又何況手握絕對大權的君主?因此納諫更為不易。

但就因為李世民懂得納諫,去修正自己的言行與決策的得失,也才造就了唐初的貞觀之治。不過,能真的從過去歷史中學到教訓的人畢竟是少數,不然西方哲學家黑格爾就不會說:「人類從歷史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得到教訓。」

聖經的智慧


無獨有偶地在聖經的箴言26-11中也說「愚昧人行愚妄事, 行了又行, 就如狗轉過來吃他所吐的」(As a dog returns to its vomit, so a fool repeats his folly.)。

其實這段經文故意不把意思說得清楚,這正是猶太人說話的智慧。因為,你應該從沒看過狗會吐什麼東西,卻看過有貓會吐毛球!更何況還是在身體的後面?所以我猜測那個東西應該不是「所吐的」這個意思,而是指中國諺語「狗改不了吃屎」內的「屎」,但為了讓讀者去玩味其中的不明之處,就用「所吐的」這個字代換。

有一些人能從過去的事中學到教訓而不再犯;但決大多數的人都作不到,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了重覆的錯誤,以致於期望的結果總不如自己所預期,這正是一般人之所以為一般人的原因,因為能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人而言實在是太少了。

管理學中的智慧


在管理學中有一個PDCA的循環,其實和「後事師之」有很大的關係:
  • P(Plan)--計畫/規劃,確定方針、目標、和活動計畫;
  • D(Do)--執行,實際運作該項作業規定;
  • C(Check)--檢查/考核,監控並衡量作業規定與成效,將之與計畫比對驗證,找出問題並進行檢討;
  • A(Action)--行動,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並將未解決的問題在下一個PDCA循環內改進。
我個人認為PDCA循環中的Check、Action正是「後事師之」的關鍵:「考核」和「行動」。

透過「考核」以確認不足之處,並進行適當的「行動」,我相信這是絕大多數成功的人,能一而再、再而三成功的真正原因。

只是,我想能持續作到「考核」和「行動」的人肯定不多,因為能一而再、再而三成功的人不論在歷史或是現實中,實在還真的不多。

後記


《戰國策.趙策一》原文:
張孟談既固趙宗,廣封疆,發五百,乃稱簡之塗以告襄子曰:「昔者,前國地君之御有之曰:『五百之所以致天下者,約兩主勢能制臣,無令臣能制主。故貴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將軍以上,不為近大夫。』今臣之名顯而身尊,權重而眾服,臣願捐功名去權勢以離眾。」

襄子恨然曰:「何哉?吾聞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任國者權重,信忠在己而眾服焉。此先聖之所以集國家,安社稷乎!子何為然?」張孟談對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持國之道也。臣觀成事,聞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君若弗圖,則臣力不足。」愴然有決色。

  1. 維基百科-「晉陽之戰
  2. 教育部成語典--「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