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6

Think Waldorf 想想華德福 - 華德福孩子的求學路(6/6)面對美麗醜陋並存的世界,你想做些甚麼?

這篇文章是2013年5月25日由《教育曠野》(March's Educational Wilderness)舉辦的「華德福教育思潮」講座的文字整理記錄,經得提問的王智弘老師、口述的李庭怡同學、文字整理方巧如小姐的授權同意而轉載使用。原文位置在方巧如小姐的「當下‧繁花」部落格。

此外,原文並未設立明顯標題,為了幫助讀者更容易了解段落,所以通達人替不同段落下了標題。一併在此說明。

慈心華德福中小學的第一屆畢業生


至2013年,慈心華德福中小學的第一屆畢業生已經20歲了。

有許多關注華德福教育的人心中都有疑問「這些一路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孩子們,在接受華德福的中小學教育後,如何與體制內的高中教育接軌?從現在回頭來看,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過去這段體制外的求學生涯?如何看待華德福教育?」

在2013年5月25日午後,在《教育曠野》(March's Educational Wilderness)舉辦的「華德福教育思潮講座」中,March 老師邀請了一路從慈心幼稚園念起,歷經慈心共學團體、體制內公立小學就讀,又回到公辦民營的慈心華德福中小學就讀,歷經基測洗禮後就讀羅東高商,最後進入東海大學中文系就讀的李庭怡同學,分享自己的求學歷程、對華德福教育的看法、與進入所謂的體制內學校就學的心路歷程。

同時,March 老師也邀請一路在慈心華德福中小學任教的王智弘老師(2013年至2014年擔任十二年級導師)擔任提問者與補充者。

以下是轉載的原文


問:華德福教育有何缺點?

答:我可能還沒有很了解。如果是理論上的,我可能沒有辦法說的很好,我會問自己說,「華德福真的有那麼好?好到要讓所有的人都應該接受華德福教育嗎?」

我那時候給自己的答案是,「教育沒有所謂好壞,而是在於適不適合每一個人。」所以可能有人是適合體制內的考試適合集中營的那種方式,他可能會很開心,我有朋友就是只要考第一名,比任何人都好,他就會覺得很爽!他的人生意義就在此。

我心想,這樣也很好,你去過你的人生。我想沒有哪一種教育是最好的。

問:你曾跟你高中或是大學老師就教育這事對話過嗎?

與教育工作者的對話


答:他們不願意多談,我有試著問老師說,「你覺得教育是甚麼?」他們都會說,「嗯,教育這定義很廣耶!」然後講到華德福時,就會提到,「我覺得華德福很好啊,不錯啊!只是在我們這個環境太難生存下去,這個環境太差,華德福教育太好。」

我相信他們有很認真在講,但是我不確定他們有沒有了解。像他們會說,「知道華德福教育是一個新潮流,也是非常好的教育,只是說在這個環境下太難實行太辛苦了」,也有老師說,「我不是革命鬥士,沒辦法實踐他」。

問:你期待有一個華德福大學嗎?

答:超期待的,當初沒有念到華德福高中滿難過的,但是我沒有後悔去普通高中,因為我得到很不一樣的東西,而且我也有成長,不管是不是痛苦的,都是一種成長的歷程。

問:我剛剛有聽到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說這世界就是這樣,那我們能做甚麼呢?這社會普遍有一種所謂理想是不能存在的這種想像,普遍存在大家的心裡。剛剛庭怡提到的,還是可以對生命抱持著熱忱。

但是,這世界有很多問題,環境危機,去年大家都怕得要死,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害怕?因為我們都知道(世界)真的是會毀滅,去年有多少連續的大地震,氣候極端,溫室效應,經濟體系快要崩潰,我們看到社會對立到慢慢失去理性。

這世界越來越古怪,好像危險在眼前,越來越會變成一種無奈的宿命論甚至享樂主義。大部分的年輕人會有一種得過且過的氛圍,大概都不會對理想、對生命本質、對真理、對真善美有太多的想像,那你怎麼保有那個希望?年輕人怎麼面對社會?我們能做些甚麼?

當你再面對那位教育界長者時,已經不一樣了,你跟他一樣都是成年人,在人權上、在憲法保障上,你跟他是對等的,當他再告訴你,這世界就是這樣,該做甚麼就是甚麼的時候,你做為一個人類,面對美麗與醜陋並存的世界,你可以做甚麼?


答:你這是在問兩個問題,你是說保有信念熱忱部分,跟能做甚麼?

問:保有信念是你的現狀,你對世界保有熱忱是你的現狀,我的問題是你能做甚麼?或是你認為,人類可以做甚麼?這世界很危險,你可以採取甚麼行動?

實際的行動


答:該做甚麼就做甚麼。可是現在大家都是該做甚麼、但是都不做甚麼,他們就以為這就叫做該做,該做甚麼呢?(停頓思考)

我一直覺得人的能力有限,如果是說拯救世界,那又太大了,我會覺得我該做甚麼就做甚麼,我就問心無愧,或是我可以幫助到別人我就幫,若是做一些讓別人會覺得是快樂的事情,我只要沒有對不起自己,沒有對不起任何人,想做甚麼就做甚麼。

享樂當然是一定要,但是享樂不是縱慾那種狀態,就是說我對我的生活感到滿足,不管是多大、多小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因此感到幸福,人的最終目的都是追求幸福快樂,所有的人都是。比如說:我可以當老師、可以分享經驗給學生、可以跟學生有互動、可以跟人有連結,那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我把我的理念、信仰傳達出去。

我是一個基督徒,我信仰神,神對我而言就是愛,我要去愛別人。這聽起來很大,可是我覺得我每天都在做,我每天都在愛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只要能為這些人做甚麼,問心無愧地完成你目前現階段的東西,滿足過你的生活,即使是只是一點點成,就只是一點點,可是你依然感到快樂,你快樂,別人也快樂,就是幫助這個世界。

家長問:我很好奇,是不是在慈心,特別是中高年級,都可以跟老師這樣對話,是甚麼樣的條件可以你如此有條理?還是,是否你的所有同學們普遍來說思緒都是如此清晰?

智弘老師答:這樣的對話就是我每天的工作內容,我大概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情,上課就是全班一起做,有時候我會出大絕招,就是衝出教室完全不理他們,他們就來辦公室找我,其實這種對話會在各種情境下發生,庭怡是比較主動,但是每個孩子的觸角和方向都不太一樣。

師長的身教很重要


答:我想要提一件事,就是在學習過程中,身教非常重要,不管是父母或是我在華德福老師的身上,他們以身作則的部分,是比課業、知識上,對我成長來說,是最大的動力。

我看到老師為了夢想而努力,每次當我遇到困難時,我都會回想一個原動力,因為他們努力實踐了夢想,他們的夢想完成了,老師們的理想都在我們身上完成了,那我一定也能完成我的信念。

那些創校的老師像是純淑所長,他們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放棄許多東西,放棄了跟了女兒和孫女相處的時光,卻願意來陪伴、教育我們,我看到她付出的努力還有真實地實踐她的理想,對我而言就是最大的身教。還有純淑所長平常的生活態度與人相處的方式,我覺得,不管父母對孩子或是人跟人之間,那種經驗散發出的分享,是教育本身很美的一條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