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30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閱讀心得與介紹

這本書是妻子有一天找到蔡穎卿Bubu的部落格後告訴我的,等我上市圖去借時,怪怪!我的前面竟然排了68人!所以,妻子又在學校的圖書館排隊借閱,看那個會比較快借到!

等到我從妻子手中拿到這本書時,我的前面竟然還是排了36個人,可見這本書實在是太熱門了!


在開始之前


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字。這個字念ㄑㄧˊ,是「旗」這個形聲字出現前所用的字。原本是指「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後來「泛指各種旗幟。」

關於作者


蔡穎卿(Bubu)和女兒翁書旂一起合著的書。蔡穎卿負責文字的部份,翁書旂負責封面到每篇文章間、與其內的插圖。

蔡穎卿的主職工作是「母親」,自從擔任母親後,就兼職作餐飲設計、撰寫雜誌飲食專欄、兼職企劃與文案工作。

翁書旂的主職工作是「學生」與「女兒」,對藝術有極大的興趣。

關於這本書


背景,是從女兒樂旂要從台灣轉到泰國曼谷升上五年級開始,一直記錄到樂旂到美國賓州大學讀到大二止的十年間。而書旂則小樂旂三歲。

內容,是從教養女兒的過程中的點滴與自己的想法。當然,我們看到的是Bubu心平氣和的書寫著她的心情,但她自己也說「那是因為氣已經在當時就發完了」。

生活很重要


p.95 「國歌得好好練一練」
忘記生活畢竟不是好事,更何況從洗碗和整理髒亂中也可以學到得多事情。我想,我還是喜歡她盡心生活、努力學習。

這篇是記錄樂旂從泰國又轉回台灣念國中後,開始練習唱國歌,甚至覺得這是件有趣的事。其實樂旂得花很多的時間,才能補齊沒有上過的課程,儘管功課繁重,Bubu還是希望樂旂能參與家事。

我想,這是Bubu不但身體力行,也是在這本書中一直強調的事情。因為在操作家事的過程中,家人會藉由共同完成家事的過程中,增加彼此之間的相處與了解,也學會該如生活。一如Bubu最喜歡這句印度諺語:「孩子小的時候,幫他們札根;孩子長大了,給他們翅膀」。

如果不藉由家事的操作中,讓子女學會生活,那他們要到什麼時候學得會呢?

自制與自重


p.114「要晚餐不要夜輔」
我想,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應該要開始學習有效率地安排自己的課後時間,這種訓練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用的;更何況,如果一個孩子起床後離家,睡覺前回家,父母到底要用什麼時間來關心他們的成長呢?
p.122 「是作功課還是抄功課?」
我可以了解,老師因為擔心孩子不能人人自動自發,而有了這種派功課的想法。但是一個孩子是被引導、被信任才能養成健全自重的學習習慣,像這樣的方法只能算是消極的防範,而不是積極的教導。

小孩的行為是他們適應著環境長出來的,但環境卻是由父母塑造的。父母如果希望子女學會一些事,就要相信子女會作到,並給他們機會、引導他們自己作到,只是台灣的父母還是相信自己多一些!

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在這些小小的細節上。子女總有一天會長大,但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生活習慣卻會跟隨他們一生,但父母不會。

認清這點的父母,看來不多!

教育父母


p.146「解讀成績」
我聽說,有些父母常常為了孩子的成績而心情起伏;這些焦慮我也曾經歷過,現在我試著跳開成績表面的價值評斷,學習多關懷教育的內容而不只關心升學的方式。對我來說,光看一份成績單上的分數,還不如好好看一份她們寫的功課或考卷,這樣的關心幫助我了解孩子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因為有了了解,我們才知道如何幫助她們,而不讓成績單上的數字來決定一切。

Bubu藉由溫和的口氣,緩緩的說出她的不同看法。

我在《回應白熊的「學習就像吃東西」》一文中,引述柯維博士的觀點:
The way we see the problem is the problem.
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同樣的,父母評量成績的方式,本身就必須先被評量。只是,大多數的父母缺少自省的能力,盲從跟隨著大家的腳步,也用唯一的標準來看成績,但我們現在評量成績的方式,真的夠客觀、全面嗎?大家從來不會質疑這點!

我認為,當父母在評量自己的小孩前,都可以先看這篇文章,再確定自己該用什麼方式評量子女的學習狀況。

看待子女的差異


p.163「珍惜每一雙大小腳印」
書旂笑著拿給我看(她的成績)。有這個姐姐很棒,但她是她自己!

陪伴兩個孩子長大,讓我想起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大腳印故事。大腳印是一種足跡,留下當中某一個孩子成長的風格,其他孩子或許可以研究、可以欣賞、也可以引以為榜樣;但無論如何,就是不要把大腳印當成其他孩子的成長標準,也不需刻意隱藏、視而不見來保護另一個我們認為比較不行的孩子。

我想信父母最重要的功課,就只是對孩子們留下每一雙或大或小的腳印都仔細端詳並深深愛憐。

有兄弟姐妹的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免都會感受到父母比較子女的差異,比較誰比較聰明?誰的功課好?誰的才藝強?但其實每個小孩的天資本來就不同,學習成果自然也會有差異。

在台灣,也許是學校的人數比較多,但難免還是會遇到這個情形。像我們家族的堂兄弟姐妹中,就有六個都曾經唸過天母國小,當時有些老師一看到我們排了輩份的名字就知道是家族的小孩,教過的老師或多或少也會比較。

我也遭遇這個情況,但我選擇了在別的地方和別人競爭,請見《年少的希望》一文。只是,對小孩而言,這其實是一種壓力。

家族觀念


p.185-186「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有的年輕父母很天地以為不要管上一代了,只要從自一代做起來好,美好的親情延續從自己起頭;在我想,這是不點理的。除了人類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動物有所謂的三代親情。能由父母失領去親近祖輩的孩子,特別幸福,因為他們可以汲取的情感根源比較深。

孩子們很遺憾在兩年前失去了奶奶,但是每當我們看到或吃到一樣奶奶生前喜歡的事物時,一家人就會想念地談起許多與奶奶生前共處的記憶,這些回憶對孩子與家族的聯繫很重要,對她們生命的健康更重要。

如果愛是絲帶,我願意教會孩子如何使用這絲帶來聯結老人日益寂寞的晚景、如何維繫家族日漸淡薄的關懷,讓她們從小學著用這些絲帶為自己的生命編結出美麗牢固的親情之結。

「家族觀念」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難觸及小家庭了,因為工作、就學的緣故,有些小家庭只能在長假時,才會回到家族中了解整個家族的動態。

我很慶幸自己在家族的氛圍中長大,因為家就住在外婆家旁。除了一個在日本的阿姨外,其他的阿姨、舅舅就住在附近。有什麼生日聚會,大家就會聚在一起。一有機會,父母也會說說家族中的趣事,讓我們了解家族的歷史。

學習與成績


p.200「選課量身訂做」
選課和成績永遠者是升學路上父母心中的疑惑,分數比較重要還是實力比較重要?在這些事,我很珍惜別人意與我分享的經歷或給我的告誡。
...
那位老師說了一句讓我難忘的話,他說:「如果你要的只是漂亮的分數,就該轉出去;如果你想真的學到東西,留下來跟著我。」
這番話給了我很好的啟示,強行跨越程度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如果要挑戰更難的實力,有時候得拋開成績所給予的壓力。

我想,不論是不是父母,都可以看這篇文章。因為,我們的社會都陷入了成績、分數的迷思中,而忘記了學習的初衷。

我是考上二技後才開始為自己唸書,我在《了解自己-4/4-善用人格特質》一文,也同樣說了這個想法,尤其是我身邊的同學充斥了追逐分數的同學。

但我從不這麼作,我還記得自己選修外系的「資料結構」最後只得了60分,不過,我想那是老師好心才給我的分數。但我可從來就不會因為害怕會被當掉就不去選,因為,我知道如果放棄了還在學校學習的大好機會,下次再回學校唸書,可能是好久以後的事了。

我一直記得「學習」就是為了學不會的東西,要是因為害怕成績低就放棄了學習的機會,就是捨本逐末。

只是,我不知道對現在的學生、家長,真的了解這件事的人到底有多少?

收穫


我很喜歡Bubu的一部份,是她是先作了有效才寫出來,而不是先寫才去作,這讓我更相信、並認同她的想法。

雖然我的女兒再過6天才滿2歲,不過,我現在已經在準備、並學習如何作個父親,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更相信原本的某些想法是對的,例如:父母應該身體力行他們所要教育子女的事。

現在,我開始思考該身體力行那些我認為重要的事。

以下是YouTube上關於這本書的介紹,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