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9

選好股票的條件

這幾天找到一個Blog叫「楚狂人的Blog」,看過之後覺得非常受用。

他有篇《股市操作實務》講到他選股的條件,這時也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選股條件,就寫了這篇歸納自己的選股條件的文章。

2008/02/21

找到你的「主場優勢」

找到你的「主場優勢」

又到了畢業的季節,這篇文章不單寫給畢業生,也寫給所有沒有找到主場優勢的人。

2008/02/20

作個「十里馬」

我曾經和一位嫺熟五術的朋友討論學習易經的事,閒談中感覺對方的神情之中有些疑惑,在正事談罷後就問他正為何事困擾。

2008/02/11

從一個爛冰箱看問題

一個爛冰箱 打敗了一艘軍艦

英國有用了七十七年的好冰箱,也有毀了一艘軍艦的爛冰箱。英國「無畏號」航空母艦由於冰箱壞了不得不打道回府,提前返航。

「無畏號」原來要去印度洋參加多國海軍演習,船才出海兩天,就因為冰箱壞了,沒辦法冰食物,只好提前回國。

海軍發言人說,「無畏號」原定要去印度洋,天氣比較熱的海域參加演習。冰箱壞了,食物容易腐敗,影響戰力,只好提前回國換冰箱。這名發言人說,換好冰箱,「無畏號」加速行駛,應該可以在二十四小時以內趕上進度,如期參加演習。

「無畏號」是一艘輕型航空母艦,排水量兩萬噸,艦上有六百八十五名官兵,可以搭載四十架戰鬥機、戰鬥轟炸機或是直昇機,不過這次事件証實,全艦最重要的裝備還是冰箱。

這是我的同事轉寄給我的文章,他看到的重點是因為每個細節都是環環相扣彼此影響,所以每個環結都是重點,必須重視。

我同意他的看法,但我看到的細節卻與他不同,因為我認為卻可能是英國海軍的作戰計畫制定的過程、後勤補保體系有問題。

在wiki上我找到了無畏號的資料,它是在1980年服役,曾經參加過福克蘭戰爭和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為了推導我的看法,所以我作了幾個假設:

  • 軍方的裝備應該在設計時就有失效時間(MTBF)的資料,這表示理論上後勤官(或保養官)自然應該知道每項裝備的保養時間。
  • 另外,作戰官負責未來的任務規畫,自然也會知道未來的近期任務、及期時程。

這2個資訊結合後,後勤官(或保養官)理應知道該艦每次進港的時間、時程與下次進港的時間、時程,自然也能計算出在這段時間內,有那些必須在陸基更換的裝備即將到達設計的失效時間,即使在下次的進港後、出港前這些裝備仍未到達更換的條件,但因為這些裝備發生失效的機率會逐漸提高,而且下次的更換時間可能已經在任務的途中,所以這類裝備都必須提前更換。

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事件的發生,有以下的幾種可能:

  1. 後勤官並未參與作戰計畫的擬定。
    因為依照軍中對參謀的重要性,是先有「參三」作戰官,才輪到「參四」後勤官,在進行作戰計畫時,參四往往是「配合」的角色,僅只扮演提供裝備資訊給其他的參謀的角色,並無法參與作戰計畫的擬定,「作戰計畫」內自然就無法考量到裝備妥善率的因素。
  2. 任務資訊並未傳遞給後勤官(或保養官)。
    作戰官的任務資訊,並未傳遞給後勤官(或保養官),以致後勤官(或保養官)無法得知該如何因應作戰計畫機動調整裝備保養計畫。這個可能性是建立在一個軍中慣例上:臨時性任務的重要性永遠高過於例行性的任務。
    因此,在進行重要演習時,原本計畫執行的裝備保養計畫往往會被 迫延後,非得等到裝備無法遂行任務時,裝備妥善的重要性才會提昇,被迫進行臨時、緊急性的補救措失,但往往已經延誤了任務執行的時間了。
  3. 後勤官(或保養官)忽略了該項裝備的的保養計畫。
    因為任務的遂行和直接性裝備的關係比較大,所以後勤官的觀注焦點都聚焦在這類裝備上,例如:車輛、武器;但像這種輔助性裝備的保養計畫就不甚重視了,例如:伙房內的烹調設備、冰箱冰庫、糧食庫房,因此,即使有擬定該類裝備的保養計畫,但仍可能未認真執行。
  4. 後勤官(或保養官)根本就沒有該項裝備的保養計畫。
    因為一般的保養計畫都著重在直接使用、和任務遂行的裝備上的使用年限上,例如:戰鬥機的保養系統就會記錄小到螺絲、大到發動機在內的裝備飛行時數,再依照飛行時數進行不同種類的保養、或更換裝備。
    此外,陸軍則會記錄砲管的射擊次數,到達射擊次數上限的砲管就必須更換。但像輔助性質的裝備保養計畫就不甚重視了,例如:伙房內的快速爐要用多久必須更換、冰肉的冰箱或冰庫用了多久需要更換,這類裝備可能根本就沒有MTBF,以致於後勤官根本就沒有辦法預知該何時更換,非得等到裝備壞了才提出更換。
  5. 某些裝備提出申請後卻未核准。
    由於國防預算刪減,以致於某些裝備應該更換也提出申請了,卻因為某些人認為「重要性」不高,逕自將預算去買其他「更重要」的裝備,導致原本該更新裝備的計畫一直被迫延後,非得要壞到無法修了才又臨時動用緊急預算更換,但卻因而花費了更多的成本、並延誤了任務的執行時間。
    最常見的就是陸軍的車輛妥善率偏低,就是因為國防預算都拿去買、或維護更重要的海、空軍裝備,剩餘的才是陸軍,而陸軍裝備往往又是數目最多,也又因為前述的原因而未被更換。
倘若以上我提出的可能性是真的,那麼這就有組織行為、裝備特性、管理限制、預算限制的問題。

另外,我認為以上說的這些角色普遍忽略了某些事的重要性,因為如果當他們知道這件事的嚴重程度後,他們當然會決定更換裝備,但問題就在於他們認為這件事根本不會發生,也就是說他們在判斷事情的決策過程也出現了問題。

我認為重要的事,都必須從整體、長遠來看,而非從單一、短時間來看。像是裝備的採購決策過程前的研擬過程,就已經決定了整個採購流程的良窳,因為一個裝備買回來後不是只滿足作戰性能,還必須考量:人員訓練、維護保養體系、友軍協調支援、維護預算、未來的性能改善彈性。

如果在採購的決策流程就能同時顧及到這些項目,才能用較佳的方式在預算和需求之間求得平衡,買到一個比較符合需求的裝備,倘若能認真執行採購流程,才可能用比較全面的方式預防問題的發生。

2008/02/01

好用的Google Doc

Google Doc是Google併購了一家線上 Web Word 編輯軟體公司Writely 後推出的線上文件撰寫應用程式。
  • Google Doc後台應該就是由原本的Writely演變而來
  • Google簡報是併購一間online presentation的公司 - Zenter
  • Tag的應用則是使用原來在Gmail內的模式

你可以用以下的方式開啟一份新的文件或試算表
  • 線上直接新開啟
  • 上傳編輯好的檔案(不過有檔案大小限制)
  • 透過特別的email address上傳文件檔案到Google Doc上(這就是由Writely演變而來的最好證據)

此外,你還可以將編輯好的文件
  • 直接上傳到自己的部落格。如此一來,文件就會有2份,一份Google Doc,另一份則在Blog內。不過,我想Google未來還是得面對如何同步這二者的問題,不過,這是後話了。
  • 開放自己的文件給朋友同步編輯。我個人認為這就是微軟最害怕Google Doc的原因。因為一直到Office2003為止,微軟一直沒有處理好多人共同、線上編輯的問題,這給了Writely在網路上突破微軟重圍的機會。

我個人認為,Google Doc還有以下的缺陷:
  • 上傳的文件有有檔案大小限制,這表示你無法上傳所有的文件。
  • 欠缺文件合併的功能,如果你想先分拆文件,再合併成一份文件,目前是作不到的。
  • 欠缺圖片編輯的功能。在Office內可以使用Visio畫進階的向量圖,再插入到其他的文件內,但Google則無。
現在,該你上Google Doc 寫文件了。